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畜牧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

  (三)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一是严格投入品管理。全面实行农药备案、专营、准入制度,大力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打击制销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推动放心农资进村入户。二是抓好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蔬菜标准化操作规程,加强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每年“三品一标”认证50个以上。三是积极推进蔬菜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组建由植保技术人员参加的蔬菜病虫害专业防治队伍,大力推广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化学药剂防治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四是建立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和监测点的建设,形成能够有效运转的蔬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实施基地准出制度,加强对蔬菜基地的质量抽检,对超标蔬菜坚决不准出生产基地。五是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各蔬菜基地要对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管理过程中各项技术规程操作实施情况进行记载和信息录入,建立蔬菜生产档案信息输入系统和蔬菜产品质量查询系统。
  (四)实施科技兴农工程,提高蔬菜科技化水平。实施十大高标准蔬菜示范园创建,使其成为优质蔬菜的示范园、优良品种的展示园、辐射周边发展的科技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国内外知名种业公司的交流合作,发挥市农科院的科技创新龙头作用,不断扩大研发领域。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充实蔬菜科技队伍。组建德州市“优质安全蔬菜基地建设”专家顾问团,负责优质安全蔬菜基地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搞好各级农业技术员以及农民的技术培训,制定技术推广的具体措施,组装集成农业先进技术成果,遴选优良品种,安排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化菜农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抗病抗虫性强的蔬菜优良品种,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畜(禽)-沼-菌-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推广蔬菜秸秆、菌渣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清洁田园,增强优质蔬菜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实施蔬菜信息体系建设工程,提高蔬菜信息化水平。
  搭建蔬菜生产流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覆盖主要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制度,强化对蔬菜生产、市场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六)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
  一是培植龙头企业。对十大蔬菜龙头企业进行整合、嫁接、改造、提升,加快设备更新和改造,重点对保健食品、休闲食品的研制与开发,促进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并借助产业优势尽快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加工企业,引导其培育生产基地,发展订单生产。二是升级龙头市场。借助三大板块中三大蔬菜市场的建设升级,进一步改善全市重点产地蔬菜市场的设施条件,规范市场管理,增强市场功能,使70%以上的蔬菜通过市场进入大中城市。三是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引导蔬菜生产经营者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兴办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组织,不断强化“六统一”服务(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尽快形成“龙头企业(或市场、协会、合作社、流通大户等)+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四是引导支持蔬菜产销对接。引导大型零售流通企业和学校、酒店等最终用户与产地蔬菜生产合作社、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蔬菜产区和销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五是加强采后处理和建立冷链物流体系。按照标准化加强蔬菜产品采后处理,搞好保鲜运销,推进蔬菜产品包装标志上市。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打造冷链物流体系,减少蔬菜保存和运输造成的损耗。在京津济地区设立专供点,在大型超市开辟优质蔬菜销售专柜,建立绿色蔬菜配送专卖体系,实现蔬菜的优质优价。
  (七)实施名牌创建工程,提高蔬菜品牌化水平。大力开展品牌推介、产品展销等促销活动,全力提高品牌蔬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把“德州西瓜”、“庆云香菜”等传统特色品牌做大做强,把“陵县”西葫、“杲牌”黄瓜、“齐欧”番茄、“东崔”韭菜等地方主产品种打造成知名品牌。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德州蔬菜”品牌。到2015年,培育10个以上国内外知名的蔬菜品牌,把德州打造成名牌蔬菜集聚地。
  (八)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县(市、区)要把优质安全蔬菜基地建设发展基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年递增,对蔬菜示范园区和基地、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控、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方面重点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农机具补贴、农田水利工程、现代农业项目等各类项目资金向优质安全蔬菜基地倾斜。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紧密型基地,不断增加对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蔬菜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蔬菜保险品种,积极引导菜农投保。同时,要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争取和动员社会资金,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投资力度。
  六、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优质安全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部署、管理协调工作,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五、做组织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建立包括组织领导、财政投入、检测体系建设、产品认证、品牌创建、农资管理、例行检测、市场准入等在内的优质安全蔬菜基地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把优质安全蔬菜基地建设的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乡镇及有关部门,进一步量化细化,加强督导,严格考核奖惩。

  附件3:
德州市“十二五”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根据山东省振兴五大产业要求,依据山东省果业振兴规划,结合德州市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市果树产业突出了特色化、基地化、高效化发展,截止目前全市果树总面积达到70万亩,产量66万吨。其中枣园面积44万亩,产量34万吨,苹果10万亩,产量16.4万吨,梨3万亩,产量6.5万吨,桃4.7万亩,产量6.1万吨,葡萄1.7万亩,产量3.3万吨,杏1万亩,产量1.4万吨,果品总产值15亿元。果品储藏能力10万吨,加工能力10万吨。主要特点:一是地方资源明显,特色果品基地初步形成。通过实施特色基地建设工程,全市形成了乐陵朱集10万亩金丝小枣、德城区黄河涯万亩观光桃园等10个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果品产业。二是红枣已经成为德州的主导果品产业。枣园总面积达到44万亩,占全市果园面积的43%,枣树主要集中在乐陵市和庆云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和山东省经济林示范县,红枣收入已经成为枣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三是初步打造出一批优质品牌。乐陵金丝小枣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范围,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乐陵富硒小枣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夏津县黄河故道果桑和沙果获得中国北京农业博览会金奖。四是果园旅游观光采摘业正在兴起。德城区黄河涯万亩桃园观光采摘、德州经济开发区冬枣、黄金梨旅游采摘、乐陵小枣节等果品旅游采摘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正在勃勃兴起。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