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森林生态效益监测台站建设。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各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多样性,短期研究难以揭示森林内部运行机制和客观规律,因此必须对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进行长期定位监测研究。根据我市南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及生态公益林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规划建立不同生态区类型的6个野外长期定位监测站和近100个监测副点,形成覆盖全市的森林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定期发布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建成较完善的城市地区森林生态效益监测平台,全面提升野外实验观测试验点研究能力。另外,与森林公园资源信息管理平台相结合,将监测数据实时导入管理平台,构建1个实时森林生态效益监测平台,同时利用遥感影像,快速获得森林植被的生长情况,作为监测平台的有效补充。通过森林生态效益监测台站建设,逐步构建全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评价与研究体系,转变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及时掌握和评价森林生态状况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为我市林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我市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3)林业碳汇造林技术及示范推广工程。依靠我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碳汇技术研究的项目成果,采用黄桐、山杜英、土沉香、樟树等40多个乡土阔叶树种,结合不同程度的疏伐措施,在残次荔枝林和马占相思林内开展林分改造以及在疏林地上进行多树种、高密度的造林,以实现对所在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当地社区发展,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等产生积极影响。从2012年起,每年实施以积累碳汇为目的林分改造100公顷,到2015年,达到400公顷。
(4)林木种苗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市林业种苗中心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东莞珍贵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的遗传资源保存林、种子园、采穗圃。加强林木良种基础建设,建立起林木良种的科研、推广和生产体系;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强林木良种审定工作,大力推广林木种苗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林木种苗科技含量。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改扩建良种繁育中心1个,面积0.67公顷;良种基地5处,每处2公顷;采种基地15处,每处3.33公顷;建立6个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每个4公顷。与现已建成的省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市林业种苗中心构成基本完善的林木种苗生产体系。建设1个市林木种子质量检验室,实行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开展林木良种审定工作,大力推广林木种苗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林木种苗科技含量。木荷、樟树、黎蒴、格木、润楠、红锥、枫香等主要造林树种基地供种率达60%以上,良种使用率达50%以上,基本实现种苗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品种化,苗木生产基地化、良种化、效益化。
(5)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人才战略,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林业科技人才。“十二五”期间,建立多层次人才梯级结构,选拔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青年拔尖科技人才;强化人才激励和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一支稳定的林业科技队伍和实施林业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人才队伍;通过多种方式的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提高各层次人员的整体科技文化和技术素质。通过实施林业科技人才计划,遴选一批优秀科技人才予以重点培养,力争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3名在广东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培养5名在林业科学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培养30名以上从事林业科学研究、示范推广、林业标准化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林业专业人才,培养50名以上林业专业熟练技术工人。
4、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1)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继续开展“建设林业生态文明村”创建行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环村风水林带,营造村中绿景,推动单位园林化,落实环境死角、空闲地绿化;在丘陵、山区构建生态林、景观林、园林三林共建的城乡森林体系;在水乡、平原打造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的宜居村庄;加强机构建设,健全管护队伍;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护绿意识;绿化树木挂牌建档。
(2)生态旅游建设。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突出生态功能、森林景观特色和人文关怀进行生态旅游建设,让林业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森林资源保持原始风貌,让游客体验自然气息。“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生态公园内,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免费开放”的原则,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游憩、科普教育场所,力争日均接待游客提高到4.5万人次。在园区内建设简单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登山、游览线路设计尽量避免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规划以自然、文化知识普及和教育为主题的游憩项目,实现生态功能、游憩功能和科教功能;完善森林旅游解说系统,编写解说词、培训解说员,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对森林生态旅游建设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提升森林生态旅游建设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