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县乡道路建设和危桥改造,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技术标准,实现“县县畅、乡乡连、村村通”。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到2013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信息通讯设施建设,力争3年内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村初中改造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推进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的长效机制,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运行机制,加强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建设。
由市农办牵头,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文化局、市供电公司会同各县区协同推进。
(三)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社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村镇居民区等公共场所环境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综合利用畜禽养殖粪便、农作物秸秆,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治理,提高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产业基础较好的乡镇、迁村并点的中心村、规模较大的村庄要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城镇周边村镇的生活污水要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有序推进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建制镇和乡政府所在地3年内全部完成并实现达标验收。
由市农办牵头,市农业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会同各县区协同推进。
五、强化城镇化工作机制
(一)创新城镇规划理念。努力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城镇规划要树立紧凑、复合发展理念,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各种规划相互衔接,充分体现工业、服务业、现代农业三次产业复合,经济、生态、宜居三大功能共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相互协调。树立组团、集群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搞好城镇规划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节水型城市建设规划的衔接,城镇发展要体现节水、节地、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要求。树立特色、品位发展理念,提升城镇品位。
由市规划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会同各县区协同推进。
(二)强化城镇建设资金筹措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广开城镇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各级财政对城镇公益性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土地出让金扣除政策规定必须安排的支出后,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设立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融资能力。创新经营与融资联动机制,运用现代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以商补公”机制,把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性基础设施开发相结合,运用市场化手段盘活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