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和谐发展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二、奋斗目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原则,今后五年要大力推进“三个转变”,加快构建“三个体系”,确保达到“三个倍增”,基本实现“三个目标”,把承德建设成为特色产业强市、休闲旅游胜地、区域交通枢纽、生态文化之都、和谐文明福地,为建设产业发达、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品牌响亮的国际旅游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5%,达到180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达到7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23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达到42000元以上,按可比口径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00亿元。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结构调整取得突破。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些领域形成规模,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1:49:40,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7个百分点。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新民居示范村占比达到30%以上。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拉动力逐步增强,居民消费率提高2个百分点。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3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过47万人,农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8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达到省要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3.23万公顷;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8立方米/万元;森林蓄积量达到0.87亿立方米。重点流域水质及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多元、立体、快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实现县县通高速、通铁路,建成市区至县城、环首都县至北京1小时交通圈和“面向京津、通达辽蒙、辟通港口”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五年累计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就业压力明显缓解。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减少30万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专栏1:总体发展目标
  1、推进三个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改变对单一资源的过度依赖而形成的“一业独大”格局,非冶金矿山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20个百分点,推进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多元支撑型转变;在继续强化投资拉动的同时,努力扩大消费需求,逐步形成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居民消费率提高2个百分点,推进发展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型转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新增工业产值70%由聚集区企业实现,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节约型转变。
  2、构建三个体系: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机场建设步伐,打造快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多元、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构建环境优良、山川秀美的绿色生态体系。
  3、达到三个倍增: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分别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比“十一五”增加1.5倍以上。
  4、基本实现三个目标:实现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规划主要目标,实现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目标,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第一阶段目标。

  专栏2:“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生产总值(亿元)

880.5

1800以上

12.5%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元)

25000

42000以上

11%

预期性

全部财政收入(亿元)

113.9

230

15%以上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

[2240]

[5500]以上

[2.5倍]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33.2

40

[7个百分点]

预期性

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

1308

3500

22%

预期性

城市化率(%)

40

50以上

[10个百分点]

预期性

居民消费率(%)

26

28

[2个百分点]

预期性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0.2

1

[0.8个百分点]

预期性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2.3

---

预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85

90

[5个百分点]

约束性

全市总人口(万人)

 

                                          

<7.6‰

约束性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36.3

47

6%

约束性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

95

---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32.83

33.23

增加4000公顷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达到省要求

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达到省要求

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达到省要求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达到省要求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0.68

0.87

5%

约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4382

7000以上

10%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212

21000以上

10%

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17.6]

[21]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4.5

<4.5

预期性

备注:
  1、按照2010年全省平均3%左右的物价水平和12.5%的预期增速测算,2015年生产总值可达到1840亿元,实现翻番要求。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按2010年价格计算,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带[ ]的为五年累计数;
  3、主要污染物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4、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三章 实施“一二四”战略重点带动并活跃发展全局



  把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支持优势地区、优势产业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率先跨越作为全市发展的战略重点,强力推进“一核两带四个增长极”建设,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核心区,构筑沿首都经济带和沿辽蒙经济带,培育壮大国际休闲旅游基地、国家钒钛资源利用产业基地、首都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京北清洁能源基地四个增长极,形成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加快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核心区
  城市核心区包括双桥区、高新区、双滦区、营子区及承德县。以转型提升为目标,以开放创新为手段,以产业聚集为重点,以新城(园区)建设为平台,加快发展休闲旅游、钒钛制品、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建设产业发达、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品牌响亮的国际旅游城市核心区。
  (一)双桥区。抓住加快推进老城区中疏和新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完善提升城市功能。老城区突出旅游、文化、休闲、商贸等功能,打造全面展示清朝历史文化的旅游中心区。承德新城突出行政、教育、商务、会议会展、文化创意等功能,打造功能完备的高效政务、现代商务和宜居新区。双峰寺空港城突出现代物流、休闲度假、交通枢纽等功能,打造集散互动、环境优美的空港物流区。
  (二)高新区。以新城建设为契机,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现代服务等产业,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上板城工业园区突出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工医药等产业,成为市区企业外迁的重要平台。
  (三)双滦区。坚持以产业聚集、科技研发、休闲娱乐为发展定位,大力发展钒钛制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休闲娱乐、健身康复等产业,积极创建以钒钛产业为主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打造新型工业与文化产业高度融合的活力时尚新城。
  (四)营子区。围绕新型工矿区发展定位,抓住国家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重点发展钢延、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打造经济转型产业集聚区。
  (五)承德县。以建设区域性次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工业聚集区建设为平台,做大做强矿山冶金、观光农业、绿色食品、针纺服装、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健身康复等产业,打造新型工业生产和流通基地,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促进、城镇和农村统筹发展的先行区。
  二、加快构筑沿首都经济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