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2月24日承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承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本规划期为2011-201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遇到困难最多、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足赶超、跨越发展”主基调,深入实施“4321”战略重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冲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承德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80.5亿元,年均增长14%;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13.9亿元,年均增长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0元,年均增长13.4%。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了位次前移。4个县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中实现了进位。全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水平居全省第7位。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培育六大主导产业。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5.8:51.0:33.2,其中第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2.4个百分点。休闲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3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1.5亿元。钒钛钢铁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钒钛制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铁精粉产能达到4000万吨以上,含钒钢材产能达到1000万吨以上,钒制品达到3.4万吨,钛精粉达到13万吨。清洁能源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风电被列入国家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风电装机达到116.5万千瓦,光伏发电被列入国家首批“金太阳示范工程”。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23家,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1%。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快速起步,钒钛新材料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产业聚集区建设全面推开,市级以上工业聚集区达到14个,规划面积达到462平方公里。
--投资拉动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24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6倍。累计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319个,竣工1837个,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7倍和3倍。“一环八射”高速公路骨架开始形成,京承、承唐、承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承秦、承赤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4公里。国省干道改造步伐加快,全市二级以上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00公里。张双铁路投入运营,虎多铁路和遵小铁路建设如期推进,张唐铁路全线开工,京沈客运专线正式立项,承德机场试验段开工建设。双峰寺水库、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城乡电网全面改造升级,建成500千伏输变电站1座、220千伏输变电站9座,全市电力总装机达到210万千瓦,年发电量55.7亿千瓦时,分别是“十五”末的5.2倍和2.1倍。
--城镇建设力度空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建设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1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2倍,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目标全面实现,城市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坚定不移地实施“中疏”战略,“五区三带”建设全面起步,“四纵五横”路网建设全部完成。沿武烈河、滦河新建阶梯式橡胶坝20道,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6%,“两河”景观带基本建成。市区规划用地面积扩展到12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达到125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区城镇总规全部通过审批,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规划指导刚性作用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民居建设示范村达到180个。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持续实施二十一世纪首都水资源保护、环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累计完成生态建设投资50亿元,森林覆盖率提高7.8个百分点,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和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五年累计完成77家企业节能工程、54个工程减排项目、314个结构减排项目,淘汰落后钢铁产能350万吨、水泥186.8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16%和16.5%,发展代价逐步减小。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7天,其中一级天数178天,居全省前列,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大为增强。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村综合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扎实起步,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民营经济单位总数达到15.2万个,其中民营企业5471个,从业人员55.5万人,营业收入1609.6亿元,增加值534.7亿元,民营经济纳税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2.6%。全方位、深层次开展与京津的战略合作,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快速推进,京承农业合作、水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交通对接成果巩固提升,休闲旅游、产业转移、劳务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教育、商务、金融等领域合作开始起步。“三市一盟”发展为“九市一盟”,与周边区域的合作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与美国摩森康胜集团、香港华润、协新集团的合作取得成功,与大唐国际、北汽福田、江苏雨润、开滦集团的合作取得重大进展。承德海关正式批准成立。“十一五”时期,累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5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
--社会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12元,年均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82元,年均增长11.2%。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6.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超过90%,提前三年完成规划目标。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补助标准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6亿元,20.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54万人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教育布局调整和学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教育免费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人均公用经费超过省定标准,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逐步健全。193所乡镇卫生院达到省级标准,占总数的94.6%,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各类疫情的发生,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总体平稳。圆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连续三次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继续保持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五年的发展和改革实践,为我市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进程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全力冲破思想障碍和体制机制障碍,确保经济社会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坚持从承德实际出发,积极有为地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始终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动摇。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紧紧围绕“立足赶超、跨越发展”主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创新创业、开放开发、富民强市进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三是始终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活跃全局。积极培育壮大六大主导产业,加强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力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不折不扣地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努力把生态环境打造成承德的第一品牌。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普惠民生。把提高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坚持不懈地实施民心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不断增强全市人民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进程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全球经济增长呈现诸多新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诸多新变化。置身国际国内宏观环境,深刻审视承德市情,我市未来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从优势和机遇看,一是面临着国际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带来的机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继续向纵深发展,全球经济呈现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全球性治理问题更加凸显三大新趋势。金融危机之后,各主要经济体更加注重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增强。国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条件。二是面临着国内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带来的机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呈现经济结构加速转型、社会发展面临变革、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等三大新特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中央把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作为长期战略,国内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国内资本流动和转移呈加速趋势,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步伐加快。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有利于我市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加速优势资源开发,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面临着京津冀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环渤海地区发展势头迅猛,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和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即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快速起步。北京大力推进世界城市建设,天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周边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有利于我市加深和拓展与京津的战略合作,更直接、更全面地接受京津的辐射带动,为融入京津、借力京津、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面临着我市内生动力增强和后发优势彰显带来的机遇。近几年我市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特别是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进程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从困难和挑战看,一是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消除,全球经济可能步入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和制度变革等多重特征并存的时期。国内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明显增多,已经进入矛盾凸显期。省内各市及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竞争激烈,我市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面临更大挑战。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以资源消耗为支撑的二产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聚集区建设起步较晚、集聚效应不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容量、资源能源承载力与加快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刚性约束更加突出。三是以城带乡能力较弱,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农村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明显。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投入水平低,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不强。转型期各种利益的调整使社会矛盾和风险加剧,改革攻坚和和谐社会建设面临严峻考验。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智力支撑乏力。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科技创新体系薄弱。市场主体发育缓慢,产品层级低,技术装备落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名牌产品少。人力资源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专业人才短缺,人才短缺和人才浪费并存问题亟待解决。
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市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建立在较低基数和较低层次基础之上,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城乡结构不合理仍然是制约我市科学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面对“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双重任务、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压力、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双重责任,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牢牢抓住、切实用好难得机遇,未雨绸缪、主动应对困难挑战,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创新优势、有所作为,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两大任务,突出“一核两带四个增长极”战略重点,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发展现代产业,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最根本的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这个主题,最重要的是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举措,把发展科教事业、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把对接京津、融入京津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助推动力,把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要切实把握以下原则:
--又好又快的原则。立足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抓住“加快”这个关键,把握“转变”这个核心,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确保好的前提下,力求发展速度更快、赶超步伐更大。
--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重大关系问题,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自身发展与区域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互促互进、良性循环轨道。
--生态优先的原则。牢固树立“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第一资源、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增强资源环境约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大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
--改革创新的原则。大力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提高各个领域创新发展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