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坚持扶优扶强,每年认定和表彰全市30强餐饮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创立品牌、培养人才、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组建大型餐饮集团,支持组建上市公司。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培育2-3家跨区域餐饮连锁示范企业,实现企业发展多元化、系列化、功能化。全面推行酒家酒店分等定级工作,每年创建8家左右国家特级、一级酒家酒店。保护、弘扬“老字号”餐饮品牌,引导其开拓创新,融入现代消费理念和文化元素,提升“老字号”的整体形象。
(三)积极引导多业态发展。以中小餐饮企业为重点,推进业态创新,增强餐饮便利化功能。大力发展各类大众化餐饮,促进各类早餐、快餐、特色小吃、社区餐饮、外卖送餐、团体供膳、“农家乐”等经营业态。引导发展网上订餐、主题餐厅等休闲餐饮服务,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突出抓好“早餐示范工程”和“楼宇午餐工程”建设,完善配送中心质量监测、信息管理和冷链系统建设。各区流通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早餐、午餐网点布局规划,打破区域限制,规范发展标准化网点,逐步解决“早餐难”、“午餐难”和“不放心”的问题。
(四)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餐饮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绿色、生态餐饮原料、辅料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加工基地,促进餐饮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引导标准化水产品基地、蔬菜基地、生猪基地等与品牌餐饮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的契约关系,实施集中采购,降低成本,保障供应,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争取通过3-4年努力,在市区100家餐饮企业中率先实现“阳光食品”放心消费。
(五)全面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餐饮现代化步伐,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先进技术,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网络营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企业以连锁方式对传统经营模式进行升级改造,在形象设计、文化挖掘、策划包装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餐饮业发展层次,每年引进2-3家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推行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完善和推行餐饮服务质量规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餐饮呼叫中心,构建移动服务平台,在数据库、行业咨询、美食搜索、在线订餐等方面提供现代化餐饮服务。加强服务培训,提高餐饮服务水平。突出抓好餐饮街区、沿海一线、旅游景点、机场车站等重点区域餐饮企业的服务达标活动,树立城市旅游的新形象。
(六)提升餐饮文化品味。深入挖掘青岛海鲜特色菜品美食文化,注入更多文化元素,促进其与齐鲁文化、城市文化、民俗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和世界饮食文化的融合,加强餐饮与艺术表演、旅游、会展、休闲等相关行业的结合。“以节造市”、“以会搭台”,依托啤酒节、时装周、海洋节等重大活动和元旦、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开展餐饮促销活动,加大营销力度。抓好菜品创新和理论研究,不断改进老品种,引进新品种。每年开展一次“青岛创新菜品”评选活动,促进新菜推广。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支持,举办全国性餐饮节庆活动,大力传播海鲜特色文化。申办“中国厨师节”。各区(市)也要结合当地餐饮特色,因地制宜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餐饮节会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