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
1.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体验教育活动。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纪念日和杰出、英模人物诞辰和逝世纪念日,以及开学、毕业典礼,入队、入团、成人誓词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举行庆祝、纪念活动和仪式,利用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工学结合、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适时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进行现场德育教学。适时组织竞争性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拼搏精神。通过开展科技创新竞赛和科技体验活动,为学生搭建发明创造的舞台,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规范办学、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开发特色课程,创建特色学校,营造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稳定、鲜明的办学风格。精心研究制定校风建设规划,明确主题,突出特色,落实责任,强化措施,重视以校歌、校训、校旗、校徽等形式表述校风的基本特征、办学方向,培育优良校风。坚持办好学生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和相关文化、艺术及专业教育活动,适时邀请社会名人、专家学者、企业人士到学校作专题报告,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逐步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档次和水平。积极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和“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使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高等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辩论会、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密切配合社区文明建设,创建由学校主导,家长、社区主动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及学校开放日、校长信箱、家访、书信、网络等多种方式,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择业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充分利用家庭道德教育的资源,指导家长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残障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子女教育,保障他们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权利,促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生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保证实践活动时间初中生每年20天、高中生每年30天。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民主法治、国防安全、环境保护及预防毒品、艾滋病等方面的教育。完善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系,做好不良行为、特别是严重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矫治和转化工作,建立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情况年报制度。通过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自觉守法的意识。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加强对歌舞厅、游戏机房、网吧等娱乐场所和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的监督与管理,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运转、维护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争取到2015年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立校外实践教育的社会义务制度,政府机关、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要承担学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责任。各类青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