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高。
一是制定和完善了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组织编制修订了《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规定(试行)》、《深圳市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方案》、《深圳市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预案》、《深圳市反恐怖防范工作预案》、《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预案》、《深圳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深圳市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试行)》、《深圳市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或工作指引)》等。二是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调整了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和专家队伍,组织卫生应急救援队赴北京参加紧急医学救援培训。三是组织开展了“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演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卫生应急演练”、“食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演练”、“鼠疫疫情控制应急演练”、“霍乱疫情应急演练”、“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演练”、“恐怖袭击事件医学应急演练”等应急演习,参加了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 “广东省岭澳核电站二期首次装料前联合演习”、“地铁恐怖事件应急演习”、“鹏城2010军地实战演习”、“反恐怖综合演习”等。通过培训和演练,我市卫生应急队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组织协调和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七)医院管理进一步加强。
积极开展年度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修订了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标准,完善了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组织了市、区两级医院和医学会、药学会、护理学会相关专业500多名专家,对全市三级医师查房专家(包括质控科长、医务科长)进行了全面培训,完成了对2009年医疗质量评级为D级、E级的医院督导。12月30日前,完成了2010年度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现场评估工作。
(八)中医药进社区、进基层力度进一步加大。
出台《
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成立了“中医中药防病治病科普知识宣讲团”,在“幸福人生大讲堂”为市民免费宣讲37场中医养生科普知识。完成20项进社区的中医适宜技术筛选工作,并将编写《深圳市中医适宜技术手册》,分2年在全市社区推广这些技术。制定了中医坐堂和中医馆设置标准,43家“中医坐堂医诊所”已经开办或筹建中。
(九)社区生育文化中心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