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1.表格横向第一排填写市所辖县(市、区)名称,不够后面可增加表格数量。
2.确定的普查对象数量是指五类农机具的数量,以实际入户调查的农机数量为准,单位为台。
附件2:
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编写大纲
一、普查总体情况
普查工作的概述。对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认识和体会。普查取得的成果。
二、主要工作方法和成效
对普查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并加之提炼,注意突出本地工作特点和成功经验。具体内容包括:
(一)组织方面的工作及成效
各级普查机构的组建情况,领导重视程度。普查工作方案及技术规定的细化,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情况;各阶段工作目标及任务安排;普查领导小组各部门协调分工及责任制落实情况。普查工作进度和信息调度的相关情况。指导、督导工作情况。普查工作中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二)经费落实情况及成效
省、市、县级各级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经费编制及落实的情况。省级财政对各市、县(市、区)的经费补助或其他物质性支援情况等。
(三)宣传工作及成效
宣传方案的制定情况,宣传工作计划及阶段性目标。各地在普查各阶段主要的宣传工作,在宣传上的主要作法及特点。印刷和制作的各类宣传品(附图片),包括种类和数量情况,取得的成效等。
(四)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培训工作及成效
清查、全面普查和数据录入三个阶段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及使用情况。各阶段各级普查机构组织的普查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普查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果。
(五)清查工作及成果
清查工作方案制定情况。清查工作开展方式,清查入户调查工作的组织情况。清查结果及清查确定的普查对象数量。清查工作核查的情况,核查的方法及结果。
(六)全面普查工作及成果
普查工作方案的制定情况。普查工作开展方式,普查表入户填报工作的组织情况。普查表发放和回收情况及确定的普查对象数量情况。普查表数据录入阶段的方案及实施过程。全面普查阶段取得的成果。
(七)质量控制工作及成效
全面普查阶段层层落实质量控制和责任制的方法、具体制度,包括五级审核、交叉审核、专家审核的具体实施过程、时间安排等。普查表填报质量核查把关工作的方法及结果。
省级普查机构对各地市展开普查表填报质量核查的情况,各市及县级普查表填报质量自查的情况。核查的结果与成效。
(八)数据汇总审核与分析工作及成效
普查数据汇总审核方案的制定情况。汇总数据审核、分析、整改过程情况及工作的方式方法。汇总数据结果的简要合理性分析。汇总数据与农机化统计年报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
普查数据库及相关成果的开发利用计划、方案等。现阶段普查成果开发利用情况。
(九)普查档案管理工作
普查档案管理的办法、制度。普查档案管理的形式、分类。现阶段普查文件、表册、资料、音像、实物等的归档情况。
三、初步结论和主要成果
普查工作成果的简要评述。普查汇总数据的初步结论。普查工作的不足之处。对下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建议。
附:各类调查表。
附表1: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表2:全省普查宣传工作情况一览表
附表3:全省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数量汇总表
附表4:地方各级普查培训工作情况一览表
附表5:全省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及核查工作情况一览表
附表1:
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基本情况一览表
项 目
| 省本级
| 地市级
| 区县级
| 合 计
| 备 注
|
普查机构数(个)
|
|
|
|
|
|
成 立 时 间
|
|
|
|
|
|
主要组成部门及个数
|
|
|
|
|
|
普查采购的主要设备数
| 合 计
|
|
|
|
|
|
计算机
|
|
|
|
|
|
复印/打印机
|
|
|
|
|
|
车 辆
|
|
|
|
|
|
其 他
|
|
|
|
|
|
专职工作人员数(个)
|
|
|
|
|
|
经费落实
数 额
(万元)
| 工业及生活源
|
|
|
|
|
|
农业源
|
|
|
|
|
|
领导小组会议召开的次数
|
|
|
|
|
|
其 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