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做好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编制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做好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编制工作的通知
(2009年2月9日 苏农机管〔2009〕4号)


各市农机局:

  根据全国、省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为做好全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报告编制工作,确保报告编制的进度和质量,现就有关事项要求如下:

  一、认真组织编写报告

  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是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总结发布阶段的关键性工作,也是全部普查工作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按照国家和省普查办公室的要求按时、保质完成报告编写工作。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办公室根据国家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下发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大纲》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编写大纲》,结合全省农机化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大纲》和《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编写大纲》(见附件),请各地在认真总结前一段普查工作和汇总分析普查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编写。

  二、内容要详实,数据要准确

  报告的编制内容要翔实、具体,涉及的调查数据要真实准确(要与上报省农机局的数据相一致),如确须修改普查数据,各市必须书面上报省农机局说明情况,待批准后,方可修改。总结报告中的各类调查表格由各市安排专人负责填写市本级和所辖县的统计数据,并随报告一同上报省农机局管理处。对报告的分析要深入,表述要图文并茂,结论要明确,同时要体现地方特色和特点。

  三、准时上报

  各市撰写的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的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必须符合国家、省级的技术和工作报告编写大纲要求。两份报告须各打印一式两份,于2009年2月27日前报省农机局管理处,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联系人:陆桂良、张赤戈,电话:025-83275129、83275102。电子邮箱:njjglc@126.com;传真:025-83275267。

  附件:1.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大纲

  2.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编写大纲

  附件1:
  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大纲

  一、概述
  本地区农机化发展概况,包括农机装备、作业、管理、推广服务等。
  二、普查工作概况
  普查工作的时间安排;普查对象的范围,包括辖区内市(地、州),县(区、县级市、旗)的数量;区域内建制镇情况;普查员的数量及培训情况;普查的文件资料印制、制度建设及其它情况。
  三、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一)普查技术路线图。
  (二)农机排放技术参数的测算及运用情况。(省辖市、县只编写排放参数运用情况)
  四、清查单位及普查对象的确定
  (一)清查单位及普查对象数量--总数及各类普查对象的清查单位及普查对象数量。
  各地拖拉机、变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机动植保机五类农机拥有者的总数及分类数量。
  各地技术报告后须附:--本辖区各类清查单位总数及分类数量、以及辖区内各类清查单位总数及分类数量统计汇总表;本辖区确定的各类普查对象总数及分类数量、以及辖区内各县(市、区)各类普查对象总数及分类数量统计汇总表。
  (二)清查工作的评价
  各类普查对象实际发放及收回的普查表份数及普查表发放、收回总数,占确定的普查对象的比例(各类普查对象及总体比例)。汇总统计未能完成普查的各类普查对象数量及占确定的普查对象比例。
  五、普查质量保证
  (一)质量保证
  1.清查过程的质量保证(包括指导员审核、区县自查、上一级普查机构的核查方法、内容和结论)。
  2.入户普查阶段的质量保证(包括五级审核、交叉审核、专家审核的核查方法、内容和结论)。
  3.数据录入过程的质量保证。
  4.汇总审核的内容、方法和结论。
  (二)普查表填报质量评估,包括各类普查对象及总体的单位漏报率、指标漏填率、指标填报差错率等。
  (三)数据录入质量评估,包括指标录入差错率、指标漏录率等。
  (四)对普查范围完整性、普查数据质量可靠性的整体评价。
  六、普查结果与分析
  (一)普查总体情况
  1.五大类农机拥有者的数量、区域分布状况(附图-比例图、地图、柱状图等)。
  2.五大类农机保有量情况,其中不同类型农机数量及比例。
  3.各类农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五大类农机的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及不同类型农机排放所占比例分析。
  (二)地区总体情况及评价
  分析、归纳、汇总本地区农机排气污染源的排放总体情况及特点。
  七、主要结论
  (一)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污染源普查数据,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环境质量数据,分析归纳本地区农机排气污染源及污染物产生、排放的特点,以及所造成的主要环境压力和问题。根据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产值、产业布局、主要生产工艺、污染处理工艺,分析本地区的农机污染排放造成的环境压力,并与当地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和环境目标间的关系。
  (二)对策建议
  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从农机排气污染的防治和监管、农机化发展政策、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对策、建议及措施。
  详细的分项结论和对策可列专题研究,提交专题研究报告。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