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注:1.>为达到以上,<为控制在以内,[ ]内为五年累计数;
  2.约束性指标待国家明确后,进一步确定;
  3.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三、战略定位与空间布局
  坚持把甘肃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结合国家宏观战略调整和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依据甘肃所处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战略定位,明确发展导向,努力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
  提升全省战略地位。贯彻国家《若干意见》,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突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着力实施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发挥“中心带动”辐射作用;推进酒嘉、张掖、金武、平庆、天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实现“两翼齐飞”;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支持甘南、临夏、定西、陇南“两州两市”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支持张掖、武威等河西绿色经济区和金昌、白银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区建设,促进各具特色的区域“组团发展”和全省发展的“整体推进”。实施国家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六大片区”③为主体的工业化城市化战略格局、“一带三区”④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和“三屏四区”⑤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四、重大战略性工程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围绕推进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着力谋划并实施好夯实基础、推进产业创新发展的“十大战略工程”,谋划并实施好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十大惠民工程”。

┌───────────────────────────────────────────────────┐
│专栏3:“十大战略工程”                                        │
│  1.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工程。建成甘肃高速公路网,形成与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联网配        │
│套,市市通高速,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高速铁路贯通全境,铁路网覆盖全省14个市州,强化兰州区       │
│域性枢纽地位。加快中川机场等改扩建工程和支线机场建设,支线机场按区域覆盖所有市州。推进兰       │
│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面向中亚、西亚合作交流的战略平台。              │
│  2.生态安全建设工程。构建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       │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三大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       │
│遗产保护区、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北山荒漠自然保护区       │
│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
│  3.陇东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工程。建设陇东亿吨级国家大型煤炭和煤电化基地,提高庆阳石化       │
│原油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力争“十二五”煤炭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吨以上,形成1200万千瓦火电装        │
│机、800万吨炼油、100万吨以上煤化工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大容量超高压和点对点直流输变电工程。       │
│  4.兰州国家战略性石化基地建设工程。新增原油加工能力2000万吨,扩建兰州石化现有乙烯装        │
│置达到100万吨,新增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建设兰州国家战略性石化基地,改造提升玉门特色油        │
│品生产基地。                                             │
│  5.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以酒泉为重点的河西风能、太阳能基地,全省风电装机       │
│规模达到17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装机100万千瓦以上。配套建设大型火电及超高压直流电网送出工        │
│程。建设全国最大的核燃料生产和乏燃料后处理基地,加快核电建设前期工作,推进兰州核能供热项       │
│目。                                                 │
│  6.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建设工程。十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吨。形成80万吨铝加工材、       │
│50万吨镍铜合金和300万吨不锈钢深加工能力。                               │
│  7.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发展石油钻采炼化、机床、电子、电器、新能源、矿冶等       │
│装备制造业,扩大汽车生产规模和零部件配套产业,打造兰州、天水、酒嘉、金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       │
│地,建设若干个百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产业园。                               │
│  8.新医药和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实施陇药产业化工程,加快建设国家级中药种植、生产和加       │
│工基地,建设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离子束治疗肿瘤大型装置产业化项目。以生物制造和生       │
│物医药为重点,培育发展生物产业,建设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
│  9.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基地建设工程。加快大型水利和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四个       │
│一千万亩工程”和农民增收“六大行动”,粮食总产力争达到1000万吨。推进马铃薯、草食畜、葡萄       │
│酒、果蔬、制种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发展。                            │
│  10.特色文化旅游基地建设工程。加强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文化园区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
│打造“321”精品旅游线路,将旅游业培育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
└───────────────────────────────────────────────────┘

┌─────────────────────────────────────────────────────┐
│专栏4:“十大惠民工程”                                          │
│  1.就业促进工程。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十二五”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0万人,下岗         │
│失业人员再就业4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200万人。建设市县就业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大学生          │
│创业就业服务基地。建设14个市州和重点劳务大县农民工培训基地。                       │
│  2.社会保障工程。巩固提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行城镇居民         │
│社会养老保险,认真做好农民工和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参保率达到90%以上。建立适应全省经济社         │
│会发展的最低生活保障增长机制,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及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立孤儿基本生活         │
│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养老服务和托管设施,实施“关爱老人一键救助”工程。                 │
│  3.安居保障工程。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新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31.14万户。新      │
│增保障性住房19.46万套,实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3万户。解决国有工矿、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7.38万户。    │
│  4.教育助学工程。继续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贫困学生发放生         │
│活费补助,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巩固率达到92%。重点实施城乡学前教育工程、中小学校         │
│舍安全工程、特殊教育工程。建设和改造150所城镇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改建1所幼儿园(公办幼           │
│儿园达到50%)。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建设30个左右特色职教中心,10个综合性开          │
│放式大型实训基地。                                            │
│  5.医疗卫生工程。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
│改造建设11所县级医院、8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170个村卫生室,加强妇幼保健设施建设。做好重大疾病        │
│的监测、防治和健康教育,改扩建13个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加快65个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        │
│  6.文化体育工程。继续实施好“西新”工程、20户以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重点加快市州         │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建设1930个农家书屋,建设150个乡镇和社区全民体育健身中心。新          │
│增300套农村数字放映设备。                                         │
│  7.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解决纳入国家规划农村890万人安全饮水,行政村用水普及率达到          │
│77%。新增7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行政村道路硬化达到80%。加快农村电网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          │
│设,乡村通电率达到100%。农村危旧房改造力争完成120万户,抓好1.5万户游牧民定居工程。重          │
│点抓好100个示范镇、1000个示范村环境整治,建设优美环境。                          │
│  8.整村推进扶贫工程。继续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救济扶贫和对口帮扶工程。加快集中连片         │
│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步伐,完成整村推进2500个,减少贫困人口200万人。                    │
│  9.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工程。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扩大农家店覆盖面,形成以         │
│城镇社区和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基层商业网点。积极推进农产品“农超对接”,加快社区和        │
│乡镇放心粮店、小型超市建设。推进农资配送“新网”工程,建设改造一批农资连锁门店和配送中心。        │
│推进“邮政服务三农”项目。                                        │
│  10.社会平安工程。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建设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开展乡          │
│镇(街道)社会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加强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强化校园、交通、消          │
│防安全。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让群众吃上放心食品、放心药。加快水         │
│电气等生命线应急处置能力和防范自然灾害预警及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
└─────────────────────────────────────────────────────┘

第三章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地区发展


  着力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整合要素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加快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
  全面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打造兰白核心经济区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实施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规划建设白银工业集中区,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依托兰州和白银主城区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和科技人才综合优势,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合理调整城市布局,优化空间开发结构,不断改善并增强城市功能。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主导产业,打造石化、有色冶金循环经济、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基地,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会展及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国家和省级开发园区建设。把兰白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撑区域、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地区科技研发创新基地、西北交通枢纽及物流中心和引领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区,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
  依托兰白核心经济区,增强对定西、临夏、甘南、武威等周边市州和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沿黄河经济带,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二、加快以新能源和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为重点的河西地区发展
  围绕河西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新材料、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挥中心城市和现有产业基础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着力构建分工协作、特色鲜明、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人口、经济集聚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构建西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酒嘉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以酒泉-嘉峪关市区为重点,加快建设酒嘉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综合利用产业,推进钢铁和新能源就地转化高载能产业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新能源调峰配套电源和特高压直流外送电网工程。将酒嘉经济区建设成为支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区、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及对外开放陆路口岸、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加快建设张掖经济区。以甘州-临泽为重点,充分发挥“居中四向”的区位和生态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绿洲城市。积极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业及新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钨钼产业基地和传统能源清洁转化基地,提升现代农业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旅游及现代物流业。将张掖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现代农业和生态经济示范区以及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
  促进金武经济区创新发展。以金川-凉州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基地,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碳基新材料和氟化工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构建全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宜居和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支持一体化创新发展。将金武经济区建设成为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产业互补、社会相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区。
  三、加快陇东南能源化工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