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等。

  三、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12.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年度目标: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超过7000亿元,专利授权量超过19000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数超过220家,均增长20%。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取得新进展。

  主要措施:

  (1)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省市联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1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力争攻克100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大研发成果。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十区提升、百企示范、千企培育”行动,抓好芜湖、蚌埠国家高新区升级后的工作启动和推进,培育2-3家省级高新区,新增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30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加大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组建和完善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全省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增长20%。争取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建立完善科技贷款、担保融资、信用保险等扶持体系。强化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运作管理,总投资额增长30%。建成运行合肥示范核心区“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完善“科技路路通”成果交易、转化服务平台,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力争市级分中心达到8家,基层创新服务站达到80家。新增生产力促进、专利代理等科技中介机构50家以上,其中试验区30家以上。落实专利资助政策,加大专利联合执法力度,促进和保护专利发明创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牵头负责领导:倪发科

  牵头责任单位:省科技厅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

  (2)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年认定省级新产品300项以上;新增新产品产值200亿元以上;争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以上;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推介发布高校科研成果1000项以上,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认定产学研示范企业30家;培育安徽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10户,认定安徽省质量奖企业50户。

  牵头负责领导:黄海嵩

  牵头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国税局、合肥海关等。

  13.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年度目标:一批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和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取得明显进展,一批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主要措施: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细化落实支持政策。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推进蚌埠普乐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铜陵铜基新材料、马鞍山铁基新材料产业链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京东方8.5代线、德豪润达LED外延片、亳州白云山和记黄埔生物医药等项目。面向国内外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一批牵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落户我省。

  牵头负责领导:王三运

  牵头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政府金融办、省发展研究中心、省能源局等。

  14.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年度目标:力争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0%以上,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民品收入增长30%以上。

  主要措施:

  (1)深入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装备、家电等制造业,加快工程机械等六大装备产业基地建设,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和零部件配套能力。改造提升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巩固壮大纺织服装、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组织实施千亿元硅产业、千亿元中药材产业规划。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牵头负责领导:黄海嵩

  牵头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国资委、省统计局、省政府金融办、省能源局等。

  (2)加强协调服务,确保全年军品生产任务全面完成,科研试制任务按节点推进。以民用船舶、电子信息、民爆器材、民用航空等军民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加快沿江7个船舶工业聚集区和沿江、沿淮12个造船及配套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合肥、安庆、滁州、巢湖等船舶配套产业集聚区。

  牵头负责领导:黄海嵩

  牵头责任单位:省国防科工办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国资委、合肥海关、省电力公司等。

  (3)开展首届“省政府质量奖”评选,推进名牌发展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新培育120个安徽名牌产品,创建2-3个省级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新增1-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5-6个省级质检中心。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在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数量和商标品牌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上取得新进展。创建“建筑优质工程奖”。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严防区域性、行业性的质量安全事故。

  牵头负责领导:唐承沛

  牵头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国资委、省旅游局、省粮食局、省法制办、省政府金融办、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

  1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年度目标:一批现代服务企业加速成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主要措施:研究和完善服务业市场准入、价格政策、税收优惠和用地保障等扶持措施。继续做好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黄山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等项目建设。

  牵头负责领导:邵国荷

  牵头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推进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

  16.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年度目标:接待入境游客240万人次,国内游客1.85亿人次,均增长21%。实现旅游总收入1470亿元,增长24%,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9.5%以上。

  主要措施:全面启动旅游改革,创新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工业、农业、林业、水利、体育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编制重点旅游项目名录,加强重点旅游项目调度,形成旅游发展新的亮点和增长点。推动旅游企业重组并购,促进旅游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加强旅游整体形象打造,扩大旅游强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营造旅游强省建设的良好环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