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入开展保增长、保红线“双保行动”
在保增长方面:全面完成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开展100个村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组织编制全市国土房管“十二五”规划;开展重庆市国土规划纲要研究。努力争取、合理安排用地指标,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主要用于保障“五个重庆”建设和民生项目用地,确保西永微电园、长寿化工园等园区,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重点基础设施,以及主城拓展用地。凡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节约集约用地标准的招商引资项目,确保按建设程序供应土地。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等政策,扩大用地指标流量,支持万州和其他区县的城镇建设用地。
在保红线方面: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建设用地和耕地总量控制,规范农村土地管理。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建立共同责任考核体系,开展建立耕地保护基金试点。加强土地执法监管,扎实推进2009年度卫片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按国家要求落实问责制。加快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2010年完成50%乡镇和50%保护面积的划定。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节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计划补划基本农田7.5万亩。大力实施“造地工程”,强力推进整村、整镇国土整治试点项目,加大市级蔬菜基地、标准果园等项目的推进力度,启动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工作。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制度,2010年计划补充耕地9.75万亩。
三、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一)健全土地供应调控机制。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科学有序供应城镇建设用地,促进转型升级行业和企业向开发区、工业园区集聚。创新计划分配方式,将指标分解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挂钩,与产业层次挂钩,提高转型升级企业用地在全部用地计划中的比例。完善差别化的供地政策,探索更加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
(二)完善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有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抑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完善市、区县联动的土地供应与开发利用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实时监控和核查。强化建设用地产出效益考核,提高园区投入产出强度。开展出让合同专项清理,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鼓励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盘活存量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