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十一)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加大宣传、考核和扶持力度,做好农村青年人参保和困难群体的缴费工作,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人群的财政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帮助和扶持他们参保。力争到2010年底新农保参保率达95%,覆盖率达97%,养老待遇发放率100%,将没有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全员纳入,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责任单位:农保处(中心))
(十二)建立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分类实施、统账结合、制度衔接、保障基本、适时调整、公平合理”的原则,建立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将我市劳动年龄段被征地人员基本纳入城镇社会保险,养老年龄段被征地人员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让被征地人员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待遇。(责任单位:农保处(中心))
(十三)有序推进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将“三个置换”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让参与农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的农民享有更多社会保障权益。建立土地收益补偿和社会保障待遇合理增长机制,通过不断提高土地尤其是经营性用地收益部分的投入比重,逐步提高“三个置换”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农保处(中心))
(十四)建立新农保与企保互转通道。根据农民亦工亦农特点,按照“多个层次、自主选择、可续转移”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参加企保,其新农保个人账户金额可折算企保缴费年限;没有条件的全部参加新农保,如原参加企保,其企保缴费年限及个人账户资金可以转接新农保,对其实现托底保障。(责任单位:农保处(中心)、养老保险处、征管中心)
(十五)健全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机制。对迁入新城新市镇新社区、退出承包地的人员及被征地人员,实现稳定就业或灵活就业的,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其他人员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制定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之间的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做到医保关系顺畅转移接续、医疗保险待遇有序衔接。(责任单位:医保处、医保中心)
四、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
(十六)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巩固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成果,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待遇;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实现市本级与老五县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待遇支付“三统一”;继续推进医疗、工伤、生育三险市级统筹,实现城乡联网刷卡就诊结算。全面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总体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政策待遇、经办服务、信息系统管理“四统一”,为加快消除城乡社会保险待遇差异创造条件。(责任单位:养老保险处、医保处、征管中心、企保中心、医保中心、失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