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

  (二十五)倡导有情关爱,培养健康人格。鼓励企业建立形式多样的职工交流和互助平台,通过设立信箱、网站和建立“员工论坛”、员工合理化建议系统或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沟通体系,确保企业与员工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引导员工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培养员工自主、自信、自尊、自强、自立、公正、诚实、理性、自律、乐观、责任等良好的精神品格。

  开展“双志愿”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职工参加本企业和社会各类慈善关爱活动,帮助新一代青年职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青年职工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企业弘扬友爱、互助精神,建立员工关怀基金或其他企业内部员工互助互济制度,关心帮助困难职工家庭,重点补助因自然灾害、社会公共突发事件或者重大病症等陷入困难的员工。关爱职工未成年子女成长。加快完善医疗保障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方便职工就地就近就医;关爱女职工健康,促进女职工依法享有生育保障、妇女病检查等服务。积极开展职工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借助区(县级市)、街(镇)、村居三级人口计生服务体系,推进“羊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各具风格、功能齐全、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庭促进中心,为广大职工提供以家庭为中心,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为重点,以全社会普遍参与为实现途径,关注生命全过程的全方位的人口与计生优质服务。提高企业员工对性与生殖健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让职工切实感受社会和企业的关怀、关爱。大力开展必要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通过电话、面询等方式为有需要的职工疏导心理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走进企业举办心理知识讲座,让职工了解掌握处理问题、与人相处的方式和技巧,引导职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八、拓展职工发展空间

  (二十六)加强职工教育培训。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统筹等多种渠道,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投入,合理分配城市教育费附加,使我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含技工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以适应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出台职业技能培训券管理制度,以培训券制度促进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增强农村劳动者通过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识和主动性。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以企业职工在岗转岗技能培训、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储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企业应依法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企业职代会或工会组织要参与确定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企业应按规定将60%以上的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一线职工。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提取和使用职业教育经费的执法检查,切实保障职工培训权利。要组织开展职工入职教育、上岗转岗、技能提升、思想道德等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农民工“从农民向工人、从农村向城市”转型的教育培训,鼓励农民工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可与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或者灵活采取各种方式,从精神和物质多个方面,支持和鼓励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职工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十七)完善职工激励机制。企业要建立多渠道的职工职业发展机制,帮助职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发现和选拔人才。健全企业内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完善职工技能水平、工作业绩与福利待遇相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员工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质量管理,提高职工工作成就感,对有贡献的职工,给予精神、物质奖励或提职晋级。要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技能型人才、爱护技能型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新观念,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鼓励企业合理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分配水平。对取得国家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中、高级技能人才,要分别对应给予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要建立鼓励和支持技师和高级技师接受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公共服务机制,保障技师和高级技师终身教育的权益,拓展技能型人才岗位成才和职业发展的空间。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