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着力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区域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诚信务实、开放合作精神,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到2015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处于中西部领先水平,部分行业和领域居全国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2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历史跨越。
第二十三章 提升全省人民文明素质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强化职业操守,构建传承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加强人文关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素质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净化社会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技术和经济等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二十四章 加快文化改革创新
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管理格局。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推动已转制的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积极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推进文化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深入发掘徽文化丰厚底蕴,热情讴歌当代安徽人民的丰富创造,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文化品牌和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艺术门类,打造更多展现徽风皖韵、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实施理论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大力建设公共智库,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十五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一节 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机构运行保障机制,加快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新闻媒体建设,重视推进三网融合后新兴传播媒体的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着力办好中国农民歌会、“江淮情”、省艺术节、“三下乡”等各类文化服务和重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传承和创新安徽地域文化,重视保护各类文物、自然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强化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管理,促进黄梅戏等地方戏的保护与传承,加强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强档案、地方志事业发展,推进县(区)档案馆工程建设。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发展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强省。
第二节 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做大做强龙头文化企业。鼓励骨干文化企业进行跨地区、跨领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统筹利用省内外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企业“航母”。支持安徽出版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建成大型跨国文化传媒集团,推进报业、广电传媒、演艺集团及时代出版、皖新传媒、新安传媒、芜湖方特等建成全国一流的大型文化企业,力争再培育5家以上文化上市公司。不断推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竞争力的产品、服务和企业品牌。
构筑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以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广告、文化用品和动漫等为重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建设30个左右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网络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型文化业态,搭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打造动漫产业大省。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教、建筑、制造、旅游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
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和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畅通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发展文艺演出院线和电影院线,建设区域性出版物发行中心。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
加快推动文化“走出去”。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继续办好“电视周”、“文化周”等活动,积极传播我省特色文化,扩大安徽文化影响力。大力发展国际文化贸易,推进版权、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等出口。加强与国外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的合作。
专栏16 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标志性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安徽百戏城等。支持省辖市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影院和地方志馆。扶持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文化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扩建程大位珠算博物馆、绩溪三雕博物馆、祁门红茶博物馆,新建万安罗盘博物馆、徽州府衙博物馆、黟县明清民居园等。规划建设黄梅戏传承研发基地、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展示馆。建设一批民俗展示馆、传统技艺展示馆和非遗传习基地。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建成市级分中心和城市社区基层文化服务点,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人口全覆盖。
◆乡镇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支持一批乡镇文化站建设,建成350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推进公益性城乡社区电子阅览室建设。
◆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全省20户以下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逐步实现由“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变。全省100%县(区、市)、80%的乡(镇)实现光纤联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00万户,实现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
◆农村电影放映。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在全省农村一村一月放映1场公益性电影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电影放映由室外向室内转变,建成县及县以下农村数字影院120座以上。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到2012年实现农家书屋覆盖全省18952个行政村。同步推进城乡阅报栏和社区书屋建设。
|
第十篇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
第二十六章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第一节 行政管理和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转变,加快建设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着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化大部门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
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增强行政权力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大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切实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完善招标投标管理体制。规范发展各级行政服务中心,逐步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体系。完善行政问责、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提高政府公信力。深化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探索建立适合皖江示范区建设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社会功能定位,划分不同类别,实施不同的改革和管理政策。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加快公益事业单位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继续深化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国有资产经营理念,盘活国有经营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快建立国有资本运营责任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责任追究和预算管理制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公司集团。加快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进入资本市场,促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继续推进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内控机制,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推动垄断行业改革。
第三节 财税体制改革
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完善税收征管体制机制。利用国家赋予地方适当税政管理权限的时机,加快地方税收体系建设,适当增加省级调控能力。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统筹省与市县分配关系,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整合和优化专项转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充分发挥转移支付功能。研究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和债务管理机制,规范有序发展地方融资平台,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第四节 资源要素价格改革
深化重要资源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改革。逐步理顺水、电、气和运输等基础产品的价格,深入推行发电权交易以及跨区跨省送电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合理调整污水、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等收费标准。完善城镇土地出让价格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反映土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第五节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坚持非禁即准、平等待遇原则,确立平等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着力营造平等竞争的法治、政策和市场环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体系,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健全中小企业财税支持体系,加强涉企收费监管,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初创企业、微小企业扶持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在重点领域和行业推动设立行业协会和商会。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企业文化创新,提高企业家素质,增强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大对企业家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宣传力度。
第二十七章 全面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第一节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加强统筹协调指导,促进有序竞争、科学承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创新招商方式,注重大项目招商和境外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水平,推动集群式、产业链式承接,加速产业集聚和资本集聚。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调整外资结构,拓宽外资开放领域,扩大借用国外贷款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皖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生产基地和地区总部,支持外资金融保险担保等企业在皖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安徽异地商会和异地安徽商会发展,发挥商会和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外事和港澳侨等资源,组织好重大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实效。进一步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引技、引研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产业技术、产业人才尤其是研发中心的整体承接力度。
第二节 深化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发展分工合作
全面加入长三角政府层面合作新机制,完善区域重大合作内容与合作事项协调落实机制,努力形成互动发展新格局。全面参加交通、能源、科技、金融、环保、社保、信息、信用、涉外服务、工商管理和产业转移等重点专题合作,扩大城市经济分工合作范围,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加强与中部省份紧密合作,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西部地区、港澳台互动合作,鼓励沿边地区加强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做好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四川松潘、新疆皮山、重庆渝北地区等工作,着力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第三节 优化贸易结构
扩大外贸规模,优化外贸结构,实现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商品出口,提高轻工、纺织服装、农产品等传统产业出口竞争力。加快发展一般贸易,大力承接沿海加工贸易转移,积极发展技术、文化、教育、中介等服务贸易。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贸集团,大力发展中小型民营外贸企业,打造一批外向度高、特色明显的出口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加强出口品牌培育,完善出口商品质量保障体系和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推进出口加工区建设,支持芜湖设立综合保税区,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市争取设立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入推进市场多元化,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贸易融资等功能。积极扩大进口,鼓励进口稀缺资源、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零部件。
第四节 加快“走出去”步伐
支持省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收购境外优质资产,建立生产基地、营销服务网络、研发机构和物流中心,积极转移过剩产能。引导企业合作开发境外资源,保障资源来源的稳定和通畅。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推动境外带资承包、BOT项目,积极尝试自主开发境外资源。建立健全服务和支撑体系,为大规模“走出去”创造条件。
第十一篇 坚持依法治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十八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