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造成我省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我省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保障能力差,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施工工艺落后,负担重,利润薄,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人员不落实、安全专项资金不落实、制度不落实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一线操作人员违章操作现象严重,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普遍较低。工程监理单位不重视安全监理工作,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安全监理责任不落实,旁站监督不到位;安全监理业务知识欠缺,不能发现安全隐患,或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或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报告、听之任之;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数量配备不足、人员变动频繁、人员缺岗现象严重。二是,政府行业监管薄弱。个别地区对建筑安全监管的重视性不够,机构尚未建立,没有真正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工作形式多于实质内容,政策执行力层层衰减;监管人员专业性不够,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安全监管方式落后,只重视事前行政审批,而忽视事后动态监管;监管力量弱小,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固定投资额激增、工程项目激增、监管范围增大的新形势,行业监管薄弱;执法力度急需加强,“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安全隐患存在查而不除、整而不改等现象。三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建筑施工企业明显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低于成本承接工程、拖欠工程款、垫资现象时有发生。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转包、挂靠、违法分包以及肢解发包等现象依然存在。企业负担重,生存困难,造成建筑业企业发展缓慢,没有发展远景,无力加大安全投入,无力加强安全监管。建设单位安全责任不明确,不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不按时拨付安全生产费用,压缩合理工期,明示或暗示企业竞相压价、降低安全标准等问题突出。建筑市场清出机制和信用体系没有建立,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正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安全生产“优胜劣汰”机制,企业安全生产积极性低,存在安全生产“赌博”思想倾向。
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随着我省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十二五”时期我省建筑业安全生产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建设项目激增。“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大,仅工业固定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以上,工业建设项目将激增;同时,我省将快速推进综合交通网络,大力实施“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完成“一干十支”机场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民航机场建设项目将大量增加。二是, 高风险项目增多。随着经济发展和投资加大,类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大跨度桥梁、超高层、大空间、大跨度、深开挖等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将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日益突出。三是,管理难度增大。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日渐形成,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增加了监管难度;工程建设粗放的管理模式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规范建筑市场行为、建立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制度等都需要较长时间,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远没有形成。四是,建筑业结构不合理。我省建筑施工企业小而多,竞争力很弱,安全基础薄弱;总承包企业多于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企业,管理有序、规范的劳务市场体系没有形成。此外,我省“十一五”期间建筑业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和起数居高不下,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