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突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标准建设。针对我市山地特点,加大耕地质量、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地方标准研制力度,推进农村环保技术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业设施标准体系。加快“万村千乡”标准化市场建设试点,推进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以“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结合国家“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试点,推进农资和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标准化建设。
(三)实施内陆开放技术标准促进工程。
1.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水平。指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前瞻性研究,建立高效快捷的出口重点区县(自治县)、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与市WTO/TBT中心、行业协会等机构互联互通的应对体系。帮助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国外出口产品注册资格,建立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品、大型成套设备、大宗特色农产品等主要出口品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引导企业规避风险。积极开展省际、国际间标准化交流活动,组建摩托车等重点产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联盟。
2.加大标准化服务开放平台力度。以两江新区和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作为技术标准孵化基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管理新模式,围绕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搭建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术标准服务平台。大力开展电子口岸标准化建设,加大物流和信息流数据标准研制力度,抓紧制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网络安全的执行标准,为沿长江大通关口岸建设提供技术标准支撑,统一规范口岸信息标准,稳步推进口岸代码标准化,为我市与其他地区的口岸信息交流与共享奠定基础。
(四)实施城市品质技术标准提升工程。
1.加强城乡人居环境标准服务能力建设。适应我市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五个重庆”建设需要,围绕工程质量安全、绿色建筑、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关键技术,开展绿化与园林、环境卫生与市容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配套建设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加强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污染防控技术、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等标准研制,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与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能源、资源与环境标准体系,加大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力度,推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技术、低碳技术、清洁生产标准制定,完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制定公租房编码管理办法,推进人口信息化等标准制定,保障人口有序流动,提升户籍管理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