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展循环经济。从企业、产业、社会等各个层面探索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按照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循环农业示范区。大力推进企业内部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区域内大循环。加快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着力延伸产业链,完善配套功能,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养殖区集中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生态种植、养殖等生态循环链。
3、抓好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全力开展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重点推进清水塘地区的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控制与治理,严格控制新项目(企业)重金属污染增量。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依法变更地类,实施生态修复和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完善污染监控体系,建立区域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及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分级防控体系和应急体系,对重点企业进行有效监控。通过综合措施和多年持续努力,彻底解决清水塘的污染问题。
4、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加大空气污染源治理力度,全面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气。加快“一江四港”整治和沿江风光带建设。加大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加强对饮用水源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村大型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对重点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和废渣综合利用。抓好噪声控制工作。
(六)重视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发展教育事业。以义务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特色,重视发展大学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到2010年左右实现中心城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争取尽快实现全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现县(市)区域内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待遇等基本统一并逐步提高。
2、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实行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的城乡交流、共享。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医疗装备,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医疗救助、卫生信息化和应急指挥的公共卫生体系。
3、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围绕大众文化、炎帝文化、陶瓷文化和服饰文化等,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品牌。完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础设施。创新企业、社区等文化形式,办好炎帝节、服饰节等主题文化活动。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4、发展其他社会事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社会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对企业、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健全完善预案。抓好交通和消防安全。提升城市社区管理水平,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
三、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体制改革
1、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奖罚制度。落实国家促进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水资源利用等地方性规定。探索建立新建企业(项目)能评制度。对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新办企业(项目)在用地、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完善产业环境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逐步实施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建立环保决策约束机制、环保专项考核机制和领导干部环保工作任期审计制度。
2、建立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资源初始产权有偿取得机制,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培育水权、林权等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矿产开发生态修复补偿制度。建立差别化能源价格体系,逐步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恢复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居民阶梯式用水价格和分质供水制度,推行中水回收利用。建立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初始分配、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发展环保和治污专业公司,推行环保设施第三方营运。创新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模式,加大排污费的征缴及管理。
3、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制定和完善以促进清水塘循环工业园发展为主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和工业废弃物处理认证等制度。研究再生资源价格形成和资源二次利用的机制,实现余热、余压、余气等综合开发利用。建立城镇居民垃圾分类管理和回收制度,组建城镇垃圾处置管理中心,促进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和规模化经营。
4、建立区域环境同治机制。积极参与长株潭一体化规划环评、项目布局协商。探索建立市域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谁受益谁付费,环境同治、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区域环保格局。争取建立“绿心”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污染修复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和省建立湘江流域生态修复补偿机制,争取将湘江、渌江、洣江等流域综合治理纳入国家长江中下游污染治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