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面完成和完善产业体系建设,建成技术推广、人才培训、质量安全体系、品牌战略工程。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总产量280万吨,总产值60亿元。其中无公害加工蔬菜原料生产基地种植面积30万亩,供应主城区鲜食的“菜蓝子”基地种植面积保障在50万亩以上,不足部分由合江县、泸县及古叙山区反季节菜供给。基地蔬菜商品率达到90%以上,商品菜优质率提高到95%以上,全面实现总体目标。基地建成后,菜园里水、电、路、大棚、产后处理生产线及冷藏库等基础设施齐备,温控育苗、滴灌设施、检测室等俱全。建成主城区供给核心基地7个,面积1万亩以上,县区供给重点乡镇23个,蔬菜专业村50个,每个专业村50%以上的耕地种菜,40%以上的农户成为种菜专业户,80%以上的种菜专业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农民的收入80%以上来自蔬菜产业;引进培育20家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建成蔬菜批发市场7个,以果蔬交易区、干杂交易区、气调保鲜库、冷藏保鲜、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无公害检测为一体;建立蔬菜配送中心6个,110家综合市场、超市和社区连锁店,360家社区售卖点,日销售无公害蔬菜50万公斤以上;建成年加工生产10万吨蔬菜产品的加工厂两个,重点加工泡椒、泡姜、酸菜、食用菌等。
3. 区域布局
根据泸州交通、水源、地势、土壤类型、产业基础、生产力水平、劳动力资源状况等综合因素,结合城市总体发展等规划布局,以长江和沱江流域沿线为发展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一园三基地”,“一园”即泸州市蔬菜科技示范园,“三基地”即沿江蔬菜基地、丘陵特色菜基地、山区反季节蔬菜基地。推进蔬菜专业村规范化建设,形成主城区供给有核心基地,县城供给有重点乡镇,乡镇消费有专业村社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
3.1 蔬菜科技示范园
泸州市蔬菜科技示范园规划建设在江阳区华阳街道集中区域,面积为1.2万亩。分为四大功能区设计布局,即蔬菜现代化育苗中心、蔬菜新品种展示区、标准化生产展示区和设施栽培示范区。
3.2 产业基地布局
3.2.1 沿江蔬菜基地
3.2.1.1 功能定位
以长江、沱江沿岸乡镇的消落地和河坝冲积地为核心的蔬菜种植基地,其产品以外销为主要目的,在季节上主要考虑“春提早”。含只能种植1-2茬(早春菜)的消落地和能种植2-3茬一年四季不被水淹的河滩冲积地。
3.2.1.2 规划布局
主要规划布局在长江、沱江沿江两岸。重点是规划布局在江阳区华阳街道、方山镇、弥陀镇及通滩镇等的适宜村社;龙马潭区特兴镇、长安乡及石洞镇等的适宜村社;纳溪区新乐镇、大渡口镇及棉花坡镇等的适宜村社;泸县海潮镇、牛滩镇等的适宜村社;合江县合江镇、大桥镇、榕山镇、白沙镇等的适宜村社。
3.2.1.3 种类安排
以设施栽培为主,主抓“春提早”。重点安排熟性早、生育期短、商品性好、品质优、产量高、耐贮运的茄果类、瓜类、豆类以及速生蔬菜为主。
3.2.1.4 茬口安排
(1)消落地
该区域早春温度回升快,光照强,土壤病原少,不宜建固定设施,采用临时设施进行种植,一年可种早春1-2茬,6月中旬-10月易被江水淹没。
①茄子、辣椒、番茄、黄瓜、菜用玉米+矮生菜豆、速生叶类菜→水淹;
②西葫芦、春马铃薯、矮生菜豆及一些速生叶类菜等→水淹;
③茄子、辣椒、番茄、黄瓜、菜用玉米+矮生菜豆、速生叶类菜→水淹→秋冬萝卜。
(2)河坝冲积地
该区域地势比较平坦,土壤肥沃,春后地温回升比浅丘平坝区快,一年四季均不被水淹,可以种植2-3茬。
①番茄、辣椒、四季豆、瓠瓜→秋茄子、四季豆→大葱、萝卜;
②瓜类(丝瓜、黄瓜)→秋茄子、四季豆→秋冬菜(甘蓝、芹菜、莴笋);
③豆类→番茄、辣椒、茄子→瓜类(丝瓜、黄瓜)→秋冬菜(甘蓝、芹菜、莴笋)。
3.2.2 丘陵特色菜基地
3.2.2.1 功能定位
以浅丘平坝的乡镇为核心种植基地,以满足泸州主城供应和区县城市供给为主要目的,是城市供给的核心基地,在季节上主要考虑周年均衡供应,在品种上考虑花色品种丰富齐全。同时,发展适度规模的加工蔬菜原料基地,为蔬菜加工企业提供足够的原材料,培育壮大蔬菜加工产业,延长蔬菜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2.2.2 规划布局
复种指数为2-3,即一年可以种植2-3茬蔬菜。主要规划布局在浅丘平坝骨干公路沿线的粮菜混种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作条件好,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蔬菜病虫害较少,产量较高,是满足泸州城市蔬菜供应的核心基地和县区城市供给重点基地。主要规划布局在况场镇、弥陀镇、通滩镇、分水岭乡、特兴镇、长安乡、鱼塘镇、石洞镇、棉花坡镇、龙车乡、上马镇、合面镇、护国镇、丰乐镇、白节镇、福集镇、加明镇、得胜镇、牛滩镇、海潮镇、密溪乡、大桥镇、先市镇、虎头乡、白鹿镇、龙凤乡、兴隆乡、古蔺镇、太平镇、永乐镇等的适宜村社。
3.2.2.3 种类安排
选用抗病品种,推广无公害蔬菜规模化种植技术。重点发展茄果类、瓜类、根菜类、薯芋类、葱蒜类、叶菜类以及水生蔬菜,抓各种方式轮作栽培和“秋延后”栽培。根用芥菜(大头菜)、辣椒(泡椒)、青菜、甘蓝、萝卜等加工蔬菜。
3.2.2.4 茬口安排
①越冬甘蓝(花菜)→茄果类→萝卜;
②莴笋→瓜类→芹菜→越冬甘蓝;
③豆类→白菜→越冬甘蓝;
④瓜类(南瓜、冬瓜)→林果(枇杷)间作;
⑤瓜类(黄瓜、西葫芦)→水稻→秋莴笋;
⑥茄果类(辣椒、茄子、番茄)→水稻→秋冬甘蓝;
⑦豆类(菜豆)→水稻→秋黄瓜;
⑧饲料玉米+红薯→大头菜;
⑨菜用玉米+辣椒→大头菜;
⑩老南瓜(蜜本)→大头菜;
⑾加工辣椒→越冬甘蓝;
⑿加工辣椒→秋冬萝卜。
3.2.3 山区反季节蔬菜基地
3.2.3.1 功能定位
以合江、叙永和古蔺海拔800-1200米的山区适宜种植蔬菜的乡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实施设施栽培,种植反季节蔬菜,调节市场供给。
3.2.3.2 规划布局
主要规划布局在深山基础设施较好的适宜蔬菜种植区,该地域交通较好、土壤较肥沃、水源充足、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具体分布在福宝镇、自怀镇、赤水镇、营山乡、麻城乡、分水镇、枧槽乡、护家乡、鱼化乡、双沙镇等的适宜村社。
3.2.3.3 种类安排
选用抗病、抗寒、抗旱品种,推广无公害蔬菜规模化种植技术。重点发展瓜类(冬瓜)、茄果类(辣椒、茄子、番茄)、萝卜、莴笋、甘蓝等,采用大棚设施栽培,一年种植1-2茬。
3.2.3.4 茬口安排
①玉米→萝卜→瓜类(冬瓜)
②水稻→甘蓝(白菜)
③茄果类(辣椒、茄子、番茄)→莴笋
第五章 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内容
1. 基础设施建设
1.1 育苗中心建设
拟规划建设区域性的蔬菜育苗中心100亩(其中:江阳区华阳街道60亩、龙马潭区特兴镇20亩、纳溪白节镇20亩),建可控温室和钢架大棚,要充分发挥设施保护和可以部分调节环境条件的优势,生产各式蔬菜种苗。除充分满足当地基地的生产用苗外,还向附近地区辐射及向外地供苗。在合江县、泸县、叙永县、古蔺县分别建设一个育苗基地。通过蔬菜育苗中心和集中育苗点的生产和供苗,可以控制并保证基地生产的蔬菜品种及其质量,也有利于蔬菜新种类和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和推广应用。
1.2 菜地质量建设
搞好菜地质量建设,确保蔬菜高产稳产,为平衡增产打好土壤基础。围绕蔬菜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建设标准化基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提升土壤有机质水平,实现蔬菜平衡增产。2011-2020年,在建设规划区内,每年对中低产土改造,10年累计改造原有基地36万亩。一是薄土改厚土。将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区内的土层厚度不足60㎝的薄土,采用工程措施改造,增厚土层,使土层厚度达到60㎝以上,提高蓄水和保水能力,增强抗旱能力;二是培肥地力,提升土壤有机质水平。将通过薄改厚、种植绿肥、秸秆覆盖、增施有机肥,施用微生物肥料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土壤肥力,提高肥料利用率,组织规划区农户修建沼气池,提供和施用优质有机肥,使之达到强化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的效果。
1.3 水利道路建设
增加蔬菜基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种植蔬菜灌溉水源有保障,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物能运,提高防御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修建道路是蔬菜生产、销售及农用物资运输的基本保证,10年拟整治山坪塘200口,新建蓄水池800口,修建排水沟2000公里,新建泥结石路面机耕道400公里,硬化耕作便道1000公里。
1.4 大棚蔬菜生产基地
新发展设施基地10万亩,使全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达20万亩。基地建设的大棚类型将根据生产实际,采用钢架棚、水泥柱棚、竹架棚等。基地的建设根据泸州市气候特点,建设以实用的塑料大棚为基础,配套转光无滴防老化棚膜、遮阳网覆盖技术、喷淋灌溉及降温技术、滴灌及滴灌施肥技术、化学熏蒸剂防病虫技术等,使基地的设施配置和生产配套技术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1.5 采后处理建设
为了保证蔬菜产品的洁净无污染,延长蔬菜销售期,提高蔬菜基地产品的竞争能力和附加值,拟在生产基地建设蔬菜采后处理中心3个、简易包装车间6个、建设气调保鲜库2座;建成城乡蔬菜批发市场7个,建立蔬菜配送中心6个,110家综合市场、超市和社区连锁店,360家社区售卖点。
1.6 建设加工厂
由四川省泸州市百绿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组建两个年生产10万吨蔬菜产品的深加工厂,以增加蔬菜生产经营方式,延长产业链,增加菜农收入,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
2. 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
2.1 新品种引进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大多数蔬菜作物的品种更新很快,一般每2-3年就会更新一轮。为了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基地的运行中,要大力引进最新蔬菜品种,注重对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示范、推广工作,不断引进各类蔬菜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储备和应用高产、食销对路的蔬菜品种。每年引进蔬菜新品种50-100个,并从中筛选出适宜泸州地区栽培的瓜果类、叶菜类等优质蔬菜品种进行示范推广,保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新技术引进推广
2.2.1 育苗技术
一是引进工厂化现代育苗技术。在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科学化、标准化技术指标,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使秧苗生产达到快速、优质、高产、高效率,成批而稳定的生产水平。其特点是育苗时间缩短,产苗量大、成活率高、秧苗素质好,适于大批量商品化秧苗生产。二是引进嫁接育苗技术。通过嫁接育苗,可使蔬菜植株生长旺盛,达到增强植株抗低温、抗土壤传播病害的能力,增加产量,达到提高产值的目的。
2.2.2 绿色防控技术
要促进和推动实现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新技术研究和推广,积极开展绿色防控,通过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黄色粘板、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组建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购置专业化统防统治设备,实行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把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优质高产。
3. 加强蔬菜产品质量监测
在蔬菜基地乡镇建立蔬菜质量检测点,配备检测设备,落实检测人员,以适应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制度建设的需要。
4. 开展蔬菜标准化技术规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