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快科技创新,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充分发挥我省蔬菜产业科技优势,组织协调蔬菜科研院所及各级技术推广机构,研发、选育和推广一批抗病性强、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引进推广国内外蔬菜新品种,加快蔬菜品种更新换代。多形式、多途径开展蔬菜科技入户,对菜农进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优质高效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生产第一线的推广普及率,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菜农,努力提高菜农综合素质。集成推广应用一批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和管理规范,指导菜农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强集约化工厂化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在主产区建设20个年育苗10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研发、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蔬菜种苗,大力提高良种化水平。
七、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要加强对农药等投入品的管理,杜绝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推广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推进标准化生产,重点在大型蔬菜生产基地及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实施标准化生产,逐步实现标准化基地生产的蔬菜产品占全省蔬菜总产量的70%以上。建立蔬菜全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执行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督检查制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率,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逐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防止发生重大蔬菜质量安全事故。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要将蔬菜产业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调动和保护菜农的种菜积极性,提高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要安排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蔬菜产业的发展。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标准园建设等项目资金安排时,要向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倾斜。对已建的“菜篮子”项目,要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对需要安排建设的“菜篮子”项目,要按照规划抓紧研究立项,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财政资金为引导、菜农和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蔬菜产品生产、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覆盖主要蔬菜品种的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制度,稳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市场预期,防止生产规模大起大落,防止菜价大幅波动;要制定和完善本地区蔬菜市场供应的应急预案,建立蔬菜储备制度,确保主要耐贮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保障本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针对自然灾害给蔬菜生产造成的受损,要支持蔬菜设施修复重建,实行种苗补贴,帮助迅速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