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升服务功能。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上规模、创特色,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引导各类农业专业化合作服务开展横向联合、跨社合作。农机合作社要拓展服务领域(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从常规作物向高效作物延伸、从露地生产向设施农业延伸)、拓展服务范围(跨村、跨镇、跨县、跨区作业服务)、拓展服务内容(种、管、收、加工一条龙)。要重点探索水稻生产服务新模式,培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示范点、商品化育供秧与机插秧一体化服务示范点,以及水稻病虫害机械化防治服务示范点。市级重点推进一批服务规模较大的示范点建设工作,到2015年,全市从事农业生产全程服务的农机合作社占合作社总数的50%。
3.规范运行机制。要按照《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帮助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全规章制度,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提升经营水平,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可持续发展。围绕全省“合作社建设规范年”活动要求,组织开展市级农机示范合作社建设活动,积极创建省“星级”农机示范合作社,推动农机合作组织上规模、拓领域、增效益。到2015年,各县(市)及通州区建成省四星级以上农机示范合作社不少于5个,全市建成30个以上。
(三)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推广工程。
各地要积极开展省级秸秆还田示范县、推进县创建活动,加大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秸秆捡拾打捆、秸秆制粒、秸秆粉碎等技术攻关集成和机具熟化,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建设秸秆收贮、加工中心,开展秸秆收、贮、加工、成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完善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并存的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步伐。2011年,全市实现秸秆还田率40%以上,秸秆还田率平均每年递增4%,到2015年,各县(市)及通州区40%的乡镇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80%以上,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水平达到55%,研制开发、集成熟化秸秆综合利用及其它特色产业机械新产品15个。
(四)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各地要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机化之路。结合主导产业特色和高效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引进先进适用、高效低耗、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机具,探索农机化水平提高的途径和办法,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在积极争创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的同时,启动市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根据建设要求,每年底认定一批市级示范基地。到2015年,全市建成市级以上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40个,从而推动全市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整体提升,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