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依法保障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合法经营管理活动,保障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正常行使经营权和管理权,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干预经营管理人才的工作。经营管理人才一经与出资人依法签订经营管理合同,双方应该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办事,不得随意解除合同。凡完成3年以上目标责任制指标的经营管理人才,优先享有续聘权利。
17、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合法收入,包括薪金、奖金、股权和其他财产,要依法予以保护;对报复、伤害、诬陷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惩处。市经信委是保障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合法权益的主管部门,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要积极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合法权益维护工作。
(七)强力打造优秀企业家个人品牌
18、从2011年开始,由市经信委提请市委、市政府,每两年在全市进行1次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吸引留住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为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作贡献。评选表彰活动由市经信委主办、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承办。
19、全市各级宣传部门、新闻单位要把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做到电视上有企业家的形象、电台里有企业家的声音、报纸上有企业家的文字,使企业家对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贡献,为全社会所知晓、为全社会所尊重。同时,要积极向省级和中央媒体推荐宣传我市优秀企业家,扩大企业家个人品牌的影响力。
(八)加强组织领导与经费保障
20、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经营管理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律的研究。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要切实发挥吸纳、评价、推荐人才和猎头服务的功能,在实现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本地江汽等企业现有培训资源,采取 “缺什么、补什么”等成本低、见效快的培训方式,抓好现有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他们保证出资人资产保值增值和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综合素质。
21、在人才发展资金中安排“511”工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经营管理人才市场配置平台建设,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平台给予奖励;鼓励相关企业和协会积极开展我市经济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根据培训人员数量和成效给予奖补;对市政府评选的“优秀企业家”给予奖励。“511”工程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另行制定。
本实施方案第10、12、13、14、15、16条涉及企业自主经营权的,非公企业视实际情况自主决定。
“553” 蓝领人才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支以中级工为主体,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骨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需求的产业工人队伍;2011年至2015年,在全市建立50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增5000名技师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和30000名高级技工;全市中级技工占技术工人比例达到50%以上,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28%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院校基础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1、进一步加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指导督促企业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将职工培训列入本单位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职工培训规章制度,努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中落实。
2、加快在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在大中型企业中择优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面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技术工人以及具备条件的社会人员,开展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工作。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培训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实习实训服务。
3、在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知名外资企业中建立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选派国家、省、市职业技能竞赛和评选表彰活动的获奖选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及其他有专业特长的高技能人才,集中开展技能研修、技术攻关、技能创新和带徒传技等活动,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创新成果的传承推广。
4、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面向初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生,开展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加强技工院校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到2015年建成6-8所技师学院、2-3所高级技工学校和10个骨干名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