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作措施
(一)人员密集场所设置不符合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
(二)锁闭、封堵或占用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影响安全疏散的,责令立即改正;在公共区域的外窗及集体住宿房间的外窗安装金属护栏,影响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的,责令限期拆除;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的位置、数量、设置形式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
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能保证畅通的,责令限期选装防火型自动报警逃生门锁系统(未设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选装“独立式”;设有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选装“联动式”,并与消防控制中心实现联动;安防级别相对较高的选装“延时式”、“门禁式”)。
(三)擅自改变防火、防烟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责令限期改正。
(四)建筑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和辅助安全疏散功能的;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构成火灾隐患的,责令限期改正。
(五)在人员密集场所周围搭建违章建筑,影响人员逃生和灭火救援的,责令限期改正。
(六)对易燃易爆单位存在的火灾隐患、“三合一”建筑火灾隐患和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责令限期改正。
依照《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A653-2006)判定要素,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由各级政府挂牌督办。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区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排查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操作性强的排查整治行动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周密部署,定期进行指导和督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即刻行动,全面排查。要按照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方案的要求,依法落实有关部门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坚决防止新建建设工程产生“先天性”火灾隐患;对旧建筑要全面开展排查,及时整改消除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按照“有则必改,改则必严”的原则,组织专门力量对各行业、系统通报的火灾隐患逐一进行检查核对,限期落实整改。同时,要实行治安、警务督察“多警联勤”消防执法机制,适时组织工作组,督促有关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扎扎实实地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