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抓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中政府、专家和公众三结合的决策机制,大力推动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和咨询工作。地区应急办今年6月前组建完成一支包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以及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专家组队伍。建立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库,组织专家开展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技术研究和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并结合地区实际,重点对应急管理财政投入、建立应急储备金、巨灾保险、大灾补偿等方面开展调研、论证工作。研究解决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性问题,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提高应急决策和应急处置的科学性。
三是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县市、各部门要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专兼结合、整体联动”的原则,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摸清公安、消防、卫生、地震救援救护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底数,加强救援力量整合,在人员编制、工伤保险、生活补助等方面予以积极的支持,并不断加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资金、装备投入,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年底前,各县市在各专业的基础上,争取建成1-2支综合救援队伍,各乡(镇)要建立1支综合救援队伍,并加强训练,不断提高基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先期处置能力。
四是加强应急救援物资管理。建立地、县(市)和基层单位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各县市、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要积极开展应急资源普查,摸清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各类应急资源,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并建立科学的应急资源综合调度保障方案。各级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要加强对应急资源普查工作的指导,及时汇总各类资源数据,年底前要建立全地区应急资源储备数据库,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各县市要做好城区等人口密集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善场所规划、疏散示意图。
五是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将应急管理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依法予以保障。要将预案演练、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物资储备与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风险隐患排查、应急装备更新改造等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逐步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和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最大限度的保障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资金的需要。要积极探索企业、社会各方面参与,多渠道、多元化投入公共安全建设的路子,并形成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