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高生产水平,优化等级结构
要把提高生产水平、主攻质量作为优化烟叶等级结构、适应卷烟品牌需求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要搞好布局调整,推进适度连片种植,烟叶种植要向土地连片相对集中的乡镇、村组转移,相对集中连片土地种植面积不得低于100亩。坚决调整零星分散种植的土地和石旮旯地。二是要合理布局品种。结合生态特点,风格特色,按照“一个基地单元布局一个品种”的原则优化品种布局,加大自育特色品种的推广力度,种植面积不得低于40%。三是要抓好壮苗培育。要按照《贵州省壮苗培育技术规程》要求,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关键技术,培育壮苗。四是要合理确定移栽时间和密度,细化施肥方案,提高移栽质量,合理确定留叶数,保证良好的田间群体结构和烟株个体长势长相,提高烟叶生产水平。五是要加强大田管理和成熟采烤技术指导。要准确把握烟叶采收成熟度,大力推广上部烟叶4~6片一次性砍烤。要全面推广密集烘烤工艺,适当延长烘烤时间,提高烟叶烘烤质量。要大力推广散叶密集烘烤技术,全市100%面积推广。六是要抓好烟叶品质安全。加强肥料、农药等烟用物资的检测、监管力度,加大烟田农膜、地膜、农药包装等残留物的回收力度,积极探索烟草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和生物肥料利用技术,杜绝重金属物质随生产投入品进入基本烟田,确保烟田的清洁卫生。
四、完善综合配套,强力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全市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拟投入3亿元。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卷烟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意见要求,按照“新思路、大手笔、超常规”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做好基本烟田规划和保护。市基本烟田面积从27万亩调增到40万亩。要按烟叶种植三年轮作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基本烟田规划和管护制度,年度实施计划及资金预算。二是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综合配套,按照“科学合理、规范运作、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围绕烟叶生产基地单元建设需要,突出小而精,配套设施全。各地要着眼烟叶生产发展趋势和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向,在充分保护、利用好现有设施的同时,对前期建设标准较低的项目,进行重新规划,完善提高。三是加快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国土、发改、农业、公安、交通、财政、气象、税务、电力、农机、烟草等有关部门务必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的高度,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整合资源,通力协作。从明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烟水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每年完成7万亩以上。四是确保工程建设发挥长效作用。要深入探索可行的管理和运行模式,通过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建立“群管为主,专管为辅,专群结合”的新型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坚持建管结合、管用并举,突出烟农主体地位,强化烟农参与和监督的自觉性,帮助和引导烟农建立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确保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