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沙产业的若干意见
(内政发〔2010〕123号 2010年12月28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加快我区沙产业的发展,推动生态保护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实现沙区生态改善、生产发展、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沙产业的重要性
我区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是全国沙漠沙地最多、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以及阴山北麓大面积严重风蚀沙化的土地,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的90个旗县(市、区),面积达4159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5.16%。这些地区土地沙化、盐碱化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沙区经济发展滞后,大力发展沙产业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发展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需要。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理论,为沙区农、林、草、药资源转换增值和产业联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沙区改善生态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找到了结合点。沙产业是以太阳光为直接能源,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运用新技术在沙区上进行种养加、科工贸一条龙运作的产业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面向未来、造福百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创新型农业发展形态。 多年来,全区各级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沙产业理论广泛付诸于实践,寓沙产业开发于防沙治沙中,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方针,不断加大沙漠、沙地生态保护和沙区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既取得了生态保护建设显著成效,也使沙产业发展迈出可喜步伐。目前,全区已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沙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涌现出一批以民营企业为代表、以技术创新为特点的沙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地区,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区沙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认识不足、产业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认识沙产业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要大力宣传沙产业理论和实践,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了解沙产业,参与沙产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沙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