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2.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各具特色的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的能力。加快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现有企业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增强企业话语权。
  13.努力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统筹抓好各类人才建设,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人才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批国际水准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和创新团队,积极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
  14.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专业孵化器,组建孵化器联盟,畅通科技资源共享渠道。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的综合性、专业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提高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争取高新区纳入国家“新三板”试点范围,支持技术产权交易所开展技术转移增值服务,切实提高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能力。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五、推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5.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壮大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推动金融业、旅游业、物流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推动软件产业成为全省龙头;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展会,打造国际会展知名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努力构建面向世界、影响北方地区的总部基地城市。
  16.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工艺装备和生产方式,促进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船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强化规划和政策导向,促进制造业向园区聚集。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着力构建重点产业标准联盟。大力培育“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17.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快市场环境和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培育和引进,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抓紧实施先进装备制造、海洋先进材料等一批专项工程,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级的行业龙头企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18.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促进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壮大蔬菜、渔业、畜牧、果茶、苗木花卉五大产业,建设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最高水平的设施农业基地、规模农业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力度,推进农超对接等新型经营模式,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9.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环湾核心区通过产业转移和置换,重点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五市发挥比较优势,高起点承接国内外及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加快核心项目与配套产业的引进。发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集聚优势,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导向,促进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