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业。顺应服务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拓展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层次、领域和途径。充分利用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对金融、物流、科技研发、软件、服务外包、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服务业高级人才、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力度。支持各类培训机构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迅速做大做强。到2012年,教育培训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居民服务业。加快发展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居民服务业,采取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经营模式,建立公开、平等的行业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标准,加强职业培训,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服务业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力度,积极发展实物租赁、车辆救助等服务新产品和新市场。到2012年,居民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三)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促进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目标,强化服务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突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形成优势互补、层次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格局。放大清河区作为全市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现代商务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地的效应,加快高档品牌商业商务建设,重点建设淮海中心商业区和水渡口中央商务区,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商业集聚力和辐射力。提升清浦区作为淮安文化、教育集聚区的优势,着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以清浦新城建设为契机,努力构筑淮安市区南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新高地。突出综合大市场等重要载体,加快淮阴区特色服务业产业发展,打造淮安又一个服务业增长极。发挥楚州区旅游发展的优势,继续完善提升现有景区,大力开发古城文化遗址、里运河和大运河文化遗存,全力打造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文化名城。依托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形成苏北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发展的样板区。大力促进县域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加强中心城区资源整合,推进旧城改造和企业“退二进三”,合理规划并加快建设新型商业街区、城市综合体,集中布局商务、商贸、金融等服务功能区,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
(四)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升服务业集约发展水平。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集聚区转型升级步伐,强化资源整合,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注重产业园区配套,充分利用我市开发区数量多、基础好、实力强的优势,突出主导产业,通过建设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软件信息创意设计、产品交易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生产服务配套,加快形成分布集中、分工明确、互相支持的完整产业链,促进生产制造和生产服务共同发展。注重服务功能完善,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整合资源要素,加快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为入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全面的公共服务,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提升集聚区综合服务能力。注重存量转换,依托城市存量资产,加快推进商务、创意集聚区建设。充分利用原有工业遗存,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交通区位优势,着力发展商务、创意设计等高端服务业和现代特色商贸、促进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发展总部(楼宇)经济,着力吸引国内大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总部或地区总部及其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等到我市落户,实现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和高效配置。扶持发展总部经济集聚区,努力提高入驻率和纳税率,打造一批“总部楼宇”、“特色楼宇”品牌。到2012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2家,超20亿元的5家。集聚区营业收入占相关行业总收入的50%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