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关于打造山东文化产业品牌的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我省文化产业品牌的凝聚和扩张作用,培育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新优势,特就打造山东文化产业品牌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思路目标
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抢救保护传统文化产业品牌,培育、包装区域特色和新兴文化产业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品牌。力争在3-5年内推出100个具有山东特色优势,品牌价值高、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产业品牌,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品牌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工作重点
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立足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在突出特色上做文章,在发挥优势上下功夫,多层面、多维度开发,培育、打造和提升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
1名人文化品牌。深入研究挖掘孔子、孟子、孙子、墨子、荀子、曾子、董子、诸葛亮、王羲之等名人文化内涵,开发名人文化旅游、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促进名人文化产业化。稳步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规划建设,创新孔子文化产业载体,加快建设孔子文化产业园、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开发以名人文化为主题的内容产业,加强图书、影视、演艺、动漫等相关产品的创作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品牌形象。
2文化创意品牌。彰显创意、时尚等现代元素,扶持发展重点创意设计企业,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传输、新型文化装备制造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文化产业品牌。推动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建设一批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新基地,培植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促进青岛、烟台、济南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动漫游戏与软件品牌群。
3文化企业品牌。培育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打造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支持国有报业、出版发行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做强大众报业、山东出版、山东新华传媒等新闻出版发行企业品牌。加快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电影院线建设,促进国有影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大山东影视企业品牌。创新运营模式,培植业态多元的文化企业品牌。发展壮大民营文化企业,扩大山东民营书业品牌效应。
4文化产品品牌。重点支持核心层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提高报刊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齐鲁晚报等鲁版报刊品牌影响力。推出更多影视精品,进一步打响鲁剧品牌。制作更多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进一步打造“山东广电”品牌。出版更多优秀图书、音像电子和数字出版产品,进一步扩大鲁版出版物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打造更多优秀舞台剧,重视地方传统戏剧的创作生产和市场开发,形成具有山东特色、全国叫响的演艺品牌。开发现代文化服务、休闲娱乐产品和文化用品,形成多层次、多系列文化产品品牌。
5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健全完善城市旅游品牌,培育“好客山东贺年会”品牌,形成完善的品牌体系。积极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建设沂蒙、胶东、渤海、鲁西南等革命老区旅游线,叫响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大型文化演艺产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培育文化旅游品牌的新亮点。
6文博会展品牌。拓展会展资源,繁荣会展市场,推动会展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培育品牌展会。壮大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博览会、节会和展会。提升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运作水平,打造成我国东部文化交流和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提升孔子文化节、山东文化艺术节、泰山登山节、潍坊国际风筝会、青岛啤酒节、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山东省广告节、烟台动漫艺术节等节会品牌,培育各具特色的地方节会品牌,形成会展品牌的集群优势。
7民俗工艺品牌。挖掘丰富的民俗资源,扶持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发挥传统工艺大师的作用,推动优秀民俗工艺品牌化传承发展。大力发展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剪纸、胶东面塑、陶瓷琉璃、黑陶、鲁锦、柳编等特色工艺产品,注重运用现代手段提升制作水平,推动民俗工艺集约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古玩、书画、民俗工艺品等文化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立一批民俗工艺研发基地,加速民俗工艺产品的深度开发、生产和销售。
8区域特色品牌。充分挖掘和整合齐文化、泰山文化、海洋文化、泉水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等区域文化资源,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文化产业品牌格局。深入挖掘区域资源历史文化内涵,适应消费需求,开发特色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规划建设集文化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和产业带,聚集生产要素,带动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三、组织实施
把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作为推进文化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重大系统工程,科学规划,努力创新,加大政策措施,动员各方力量认真组织实施,为品牌打造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品牌策划。立足优势,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品牌布局,确定品牌打造的思路和重点。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高层次策划,大手笔运作,加快培植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积极开展品牌营销活动,努力塑造品牌形象。加强对文化品牌的管理和引导,培育、维护和提升品牌价值。培养造就一批既懂经营又懂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批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航空母舰”,发挥其在品牌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文化品牌的高起点运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