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创业基础教育。整合各类院校、企业、园区资源,建设完善创业培训辅导基地、创业见习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区域实训基地等各类创业培训基地。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加强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技能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提高创业能力,以创业促就业。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各类学校增设创业教育的课程,逐步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创业人才纳入创业培训范围。
五、加强各类创业平台载体建设
以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在5-10年内重点建设100个省级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研究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支持人才基地在人才引进培养、人事管理、费用使用和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试点。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打造各具特色的“人才特区”,实行特殊的人才政策,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机制和创业机制。以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产业基地等为主体,完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三级创业产业链建设,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重点加强综合性中试配套基地、公共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规模大、起点高、配套全、服务优的区域科技创业载体体系。
六、支持创业人才科技成果产业化
积极促进创新要素向创业人才集聚。推动创业人才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创业人才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申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合作引进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鼓励持有技术成果的个人及企事业单位实施转化或以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并享有相应权益。建设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专利、标准、检测检验等资源共享平台,使之成为技术转移、创业抚育、成果转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基地。培育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培育引领企业、行业发展的创新团队。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建立完善技术成果转移、扩散体系,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孕育创业,转化新技术,创办新企业,培育新产业。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国内外优势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积极吸纳行业内广大中小企业参与,加快行业共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支持科技型创业企业围绕大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鼓励大企业将技术研发等业务外包,搭建科技型创业企业与大企业的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与大企业配套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拓展市场,建立完善科研成果推介和网上交易平台,促进各地科研成果在山东的优先转化和产业化。
七、建立完善支持创业人才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