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开展农民宅基地有偿取得和退出试点,腾空的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优先满足集体建设用地,允许农村集体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建设标准厂房租赁、以土地入股参与开发经营等。搞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形成的级差收入,应主要用于土地复垦和农村住房建设,土地出让收益要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2.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在市、县两级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在乡镇建立产权交易服务机构,为农民承包土地、水域、滩涂经营权流转提供无偿服务,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开展市场交易,对农民其他产权交易提供平台。鼓励城市企业和各类服务组织到农村投资,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加工营销、农村社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六、强化政策扶持,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23.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推进汽车摩托车、家电、建材等下乡,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逐步实现主要农作物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多方面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到2015年,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扩大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落实库区移民等扶持政策,确保扶持资金及时兑付到人,千方百计提高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
24.提高金融支持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服务向农村倾斜。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应主要用于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的支农惠农作用,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扩大农村地区信贷投放。建立健全农村产权评估、抵押、流转制度,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便利度,满足农民投资需求。
25.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低保制度的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自行开展试点。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搞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落实减轻农民负担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