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匡围工程
匡围工程是沿海地区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建设围区围堤、促淤导堤和跨海大桥等。坚持边试验、边围垦、边监测,不断总结工程建设经验与教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优化工程建设方案。
围堤建设。按照《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2008)和《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SL389-2008)标准,进行围堤设计,新建围堤680公里,确保有效防御风暴潮和风浪袭击。围堤保护对象为城镇、港口区域,应适当提高围堤标准,大面积生态用地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围堤标准。
促淤导堤建设。在条子泥、高泥、东沙、腰沙-冷家沙等修筑促淤导堤,加速沙洲淤积,2015年前,建设8条促淤导堤,总长度205公里,其中,2012年前建设条子泥、高泥纵堤、高泥横堤、腰沙南纵堤等4条促淤导堤,长度80公里。
跨海大桥建设。为做好高泥、东沙的围垦开发,分别在东大港、大腰门建设2座跨海大桥,2012年前,完成建设跨海大桥的前期研究工作。
专栏3:促淤导堤
促淤导堤是遵循先促淤后围垦的技术路线,在沙洲围垦前期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在条子泥、高泥、东沙等沙洲上新筑促淤导堤。在辐射沙洲上平面布局“丰”字形、“十”字形导堤,旨在阻流积沙,加速沙洲淤积,稳定沙洲空间布局,同时为围垦提供施工通道,大力改善海上生产交通条件。沙洲促淤导堤开工建设时间宜早不宜迟。
|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2012年),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区域,实施边滩围垦,重点开发临洪口-西墅、徐圩港区、小东港口-新滩港口、运粮河口-射阳河口、四卯酉河口-王港河口、王港河口-川东港口、条子泥、方塘河口-新北凌河口、小洋口-掘苴口、掘苴口-东凌港口、遥望港口-蒿枝港口11个围区。加强导堤建设,推进促淤增滩。在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设立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探索滩涂围垦开发新机制,为后期大规模开发积累经验。
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在总结第一阶段围垦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期滩涂围垦实际,不断完善滩涂围垦开发新机制;实施沙洲围垦和大型垦区的低滩部分围垦,完成条子泥匡围工程,启动腰沙-冷家沙匡围工程。
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加强海洋观察和科学研究,进一步制订具体方案,实施东沙、高泥和腰沙-冷家沙开发。发挥沿海大规模土地后备资源优势,构建大都市发展区,作为驱动江苏沿海区域乃至全国中西部腹地发展的强力引擎;依托远洋大港优势,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带动沿海地区全面发展。
表2 沿海滩涂围垦实施时序方案
编号
| 垦区名称
| 总面积
(万亩)
| 2010-
2012年
(万亩)
| 2013-
2015年
(万亩)
| 2016-
2020年
(万亩)
|
A01
| 绣针河口-柘汪河口
| 1.5
|
| 1.5
|
|
A02
| 兴庄河口-临洪口
| 2.5
|
|
| 2.5
|
A03
| 临洪口-西墅
| 3.5
| 3.5
|
|
|
A04
| 徐圩港区
| 7
| 2.5
| 2
| 2.5
|
A05
| 小东港口-新滩港口
| 2
| 1
|
| 1
|
A06
| 双洋港口-运粮河口
| 1.5
|
|
| 1.5
|
A07
| 运粮河口-射阳河口
| 2.5
| 2.5
|
|
|
A08
| 四卯酉河口-王港河口
| 9
| 3.5
|
| 5.5
|
A09
| 王港河口-川东港口
| 7.5
| 4
|
| 3.5
|
A10
| 川东港口-东台河口
| 3.5
|
| 3.5
|
|
A11
| 条子泥
| 40
| 20
| 20
|
|
A20
| 东沙
| 32
|
|
| 32
|
A21
| 高泥
| 28
|
|
| 28
|
A12
| 方塘河口-新北凌河口(东台)
| 5
| 2
| 3
|
|
A12
| 方塘河口-新北凌河口(海安)
| 3
| 3
|
|
|
A13
| 北凌新闸-小洋口
| 6
|
| 6
|
|
A14
| 小洋口-掘苴口
| 18
| 6
| 4.5
| 7.5
|
A15
| 掘苴口-东凌港口
| 32
| 6
| 6
| 20
|
A16
| 腰沙-冷家沙
| 44
|
| 8
| 36
|
A17
| 遥望港口-蒿枝港口
| 11.5
| 6
| 5.5
|
|
A18
| 蒿枝港口-塘芦港口
| 5
|
| 5
|
|
A19
| 协兴港口-圆陀角
| 5
|
| 5
|
|
总 计
| 270
| 60
| 70
| 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