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提升现有的专业特色商业街区。苏州专业性的商业街数量众多,分布较广,有些街区尽管环境建设已经滞后,但生意兴隆,在全国影响广泛。如吴中区光福玉石一条街、高新区镇湖绣品一条街、太仓双凤镇羊肉美食街,一条街带动了整个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在下一步打造过程中,要依托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产业发展的特色化、专营化、规模化上下功夫,在旅游、文化等内涵的充分挖掘上做文章,注重配套设施和景观工程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便利服务,促进商旅、商文结合,实现共同繁荣。
三要科学规划新建商业街区。建设新的商业街区,是各地增强商贸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重视前瞻性的研究极为重要。规划建设新的商业街区,要注重商业街区的设置与城市规划和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协调。综合型商业街区应该选择在所在地商业中心,引入商业地产开发商,重点开发购物中心、百货店、专业店等主力零售业态;专业型商业街选址和定位要与现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适应,适度超前,高起点规划,高品位打造,增强休闲游憩功能,集聚特色品牌,并与各地现有专业商业街区错位发展。
三、建设改造提升商业街区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工作保障机制。确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工作原则。各地政府要充分发挥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建设管理、优化环境、提供服务、督促检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吸引国内外著名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和商业企业,参与商业街区的建设和营运,以市场化的运作,来不断调整和优化经营结构,实现商业街区的持续繁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苏州市商业街区建设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各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区也建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形成各级政府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把商业街区建设和发展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评价考核体系中,强力推进各项具体任务的落实。
(二)积极探索街区管理模式。结合苏州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商业特色街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或街区自治管理组织,明确机构职能,配备管理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使商业街区管理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组建街区商会,发挥街区民间社团的作用,引导企业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争创“诚信单位”和“零投诉企业”等活动,推进诚信建设,综合运用评比、信息发布、舆论监督等手段,构建商家与消费者的互信关系,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做到投诉不出企业门,营造健康、有序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