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重视生态文化研究。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各产业集聚区实际,充分挖掘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以及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石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加强产业集聚区生态建设的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对策举措等研究。
建设生态文化载体。结合产业集聚区的城市配套区布局,有序布局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生态文化设施,形成一批绿色社区。结合产业集聚区的生态功能区布局,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遗址公园、海洋公园和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区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积极引导鼓励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二)注重发展生态经济。加快产业优化调整。按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根据产业集聚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开发建设规模,统筹谋划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和城镇格局。顺应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加快实施产业集聚区内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力促产业集聚区内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提升。
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生产生活各个环节的节能,加强工业余热利用,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产业集聚区内雨水集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区域性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区内土地利用效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积极支持集聚区内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发展绿色产品,鼓励企业开展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和国际绿色认证。
(三)着力提高环境质量。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扎实推进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氨氮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在产业集聚区内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检测体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和入河、入海排污口管理,全面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
强化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产业集聚区内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注重流域上下游联动治理。开展土壤修复,加快推进坡耕地和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加强沿海滩涂、海岛的生态强化和修复。按照全省推进平原地区绿化建设的要求,强化地处平原的产业集聚区的绿化建设;按照全省加强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的要求,强化地处沿海、海岛地区的产业集聚区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大陆源和海洋污染物的治理力度,强化重要港湾及重点海域生态环境恢复,建立健全滩涂湿地保护管理机制。
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产业集聚区内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地下水资源、主要河流交界断面及入海口水质、空气质量的监测。加强气象、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气象监测密度和监测能力。加强危险废物处置、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
七、要素资源保障
(一)合理加强用地需求保障。合理确定规模和布局。在立足于各个产业集聚区本市区域内统筹调整落实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保护任务与布局的前提下,以我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做好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合理安排产业集聚区的规模和建设时序。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中,优先安排一定数量的指标专项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对盘活“批而未用”置换出来的建设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节余部分,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同时,各产业集聚区要深化落实土地保障方案,保证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
妥善处理规划建设涉及的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产业集聚区内涉及的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予以调整,并通过划定“城乡扩展边界”保障“十二五”开发建设区发展用地;对避让且调整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确实有困难的产业集聚区,支持探索跨区域的耕地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互补新机制,实行在市内统筹安排,与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一并上报省政府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