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虽然在全国和全省占有一定的份额,但从总体上看,产业发展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即使有部分高、精、尖产品及技术,也大多为外资企业拥有。引进外资尚未形成资本--制造--技术的良性转移机制,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基本上掌握在外商手中,本土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本土IT知名品牌少,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少,品牌塑造明显不足,缺乏“领头羊”企业。而较高的外向度也使产业发展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受国际市场变化冲击明显。同时,作为制造业后续支撑产业的软件业发展相对滞后,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规模不大,对高速增长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影响。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漫延,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产业运行增幅出现下降趋势。2008年上半年苏州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运行情况较好,但部分企业受国际市场影响出现业绩下滑情况,产业同比增幅自六月份开始呈现逐月下降趋势,每月下降约1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低迷。据统计,2008年我市IT产业全行业完成投资规模与2007年同期基本持平,增幅出现了较大下滑。面对当前的投资低迷,要继续保持以往的发展速度,将面临较大压力。
3.绩效出现明显下滑。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各月主营利润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国际金融危机,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人力成本上升等国内外不利因素对我市广大IT企业盈利能力已经造成重要影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同以往相比出现明显恶化。
(三)发展机遇和优势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技术,数字化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力。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电子市场的快速增长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各种技术相互渗透,产品界限日趋模糊,数字化、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促进了例如电视、计算机、通信等产品的融合,不断产生新的产品门类和市场需求。国内扩大内需、改善民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为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带来了难得机遇。
苏州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重要的IT产业基地之一。突出的区位优势、优秀而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条、廉洁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比较优势铸就了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在危机面前如果引导得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加速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战略转型,向国际分工高端延伸,促进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