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蔬菜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蔬菜技术推广体系,保证推广经费,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过程中,要根据当地产业特点,研究建立区域性蔬菜技术推广站,成立设施蔬菜技术研发专家组,解决设施蔬菜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和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各级政府每年要列出专项经费用于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促进全市蔬菜栽培技术和品种不断更新。要积极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和其它专业人才参与蔬菜生产经营,提高蔬菜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2、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技到位率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多级培训体系,加大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三具备”,即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技术指导水平、解决生产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菜农要达到“三掌握”,即掌握蔬菜生产的基本知识、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基本技能、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大力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穴盘育苗、频振杀虫、黄蓝板诱杀、防虫网、嫁接管理等高新技术,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带动农民应用各项新技术,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3、强化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在设施蔬菜较为集中区域,要适应生产基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切实加强区域性蔬菜种苗繁育中心建设,提高育苗质量和统一供苗能力。全力推进订单品种规模化生产,扩大订单生产面积。要坚持“政府组织,企业运作,部门支持”的原则,坚持市场化的建设方向,积极鼓励企业投资和经营,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联系,提高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
4、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蔬菜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构建全市设施蔬菜信息网络体系,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价格、质量、标准等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各主要蔬菜批发市场,要设立电子大屏幕,滚动发布本地和全国各地市场信息。通过发展信息化,全面提升我市设施蔬菜的产业素质,带动蔬菜产业的现代化。
六、加大蔬菜生产政策扶持力度
l、切实增加资金投入。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2010年起,要在全面执行省定奖补政策和新建日光温室农户贷款实行一年期贴息,省市县财政按1:1:l比例分担的基础上,市政府每年再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设施蔬菜规模化发展。即集中连片新建日光温室和移动大棚50亩以上,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亩1 000元、500元的补助。各县(市、区)也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按不低于1:1的标准配套,引导和鼓励形成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园区。二是强化金融保险支持力度。金融部门每年要从信贷规模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设施蔬菜发展,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贷款额度,特别是要在农户小额信贷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各县(市、区)要在蔬菜重点产区,积极开展蔬菜政策性保险试点,将设施蔬菜生产、集约化育苗和规模种植纳入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加大政府保险补贴力度,提高农民参加保险的意识和积极性,逐步推动蔬菜生产的政策性保险。三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要把设施蔬菜纳入当地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农业项目、亚行项目、世行项目、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环保等项目资金,重点向设施蔬菜倾斜。要研究制定奖补办法,积极鼓励和支持工矿企业、社会力量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等多种方式投资设施蔬菜发展,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