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综合循环利用资源。实施“两个战略”,建立“一个基地”。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积极推进尾矿和冶炼炉渣回收利用,加强磷石膏、粉煤灰、硫酸渣等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减少物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附加值。利用共生伴生资源与化工、黑色冶金、黄金等行业耦合,利用多余蒸汽与麻纺、硫酸与化工行业、固废与建材行业耦合,实现能流、物流的循环梯级利用。市财政每年投入专项引导资金用于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资源集约化发展战略。以大企业为龙头,整合全市矿山企业,关闭小矿山,增加对边、难、残矿体的开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支持矿山企业进行边、深部探矿,鼓励参与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不断提高选矿、冶炼和共伴生矿产资源回收率,加快可再生资源利用,大力发展铜拆解业,建立废旧金属回收拆解基地。
(三)努力实现体制转轨
创新投融资、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增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制活力和发展动力。
1.坚持以扩大开放促体制转轨。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根本上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规划建设先行先试的产业转移示范区,努力探索体制转轨、机制转活的新路子。
2.建立健全投融资体制。搞活金融超市,加强银企对接,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对企业转型进行信贷支持;通过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不断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规范投资中介服务机构运作。
3.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城乡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大部门制改革;加快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管理体制;建立与城乡统筹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科学界定市、县区事权、财权,合理划分市县财政收支范围。
4.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模式。用活用好现有土地政策,鼓励开发利用废弃矿山土地,探索工矿废弃地与建设用地补偿平衡机制;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合理流转。
5.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结合我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对我市所有矿山企业,根据不同矿种,以从量计征为原则,建立我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市政府按50%配套,专门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按照38号文件规定的使用方向和“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严格管好用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