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生态建设。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色湖南”。继续实施生态林工程,扎实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统筹推进城乡绿化,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对生态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力度。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以环保、生态、绿色为主题,开展“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创建活动,在全省建设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充满幸福感的宜居城市、城镇和村庄,使湖南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
十一、切实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1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实施以中低收入者为重点的增收计划,努力培育“橄榄型”社会结构。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企业职工工资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联动机制。
2推进就业、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加大社会建设力度,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全民创业”计划,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落实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启动实施“创业扶持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巩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成果,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安全生产和救灾应急等工作,稳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3进一步实施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专项重点计划。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加强城乡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任务。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创新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培养,形成多元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搭建平台。认真组织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百人计划”、芙蓉学者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等。为人才成才提供良好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把长株潭打造成湖南人才高地,努力造就新的湖湘人才群,不断开创湖南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十二、强化保障措施和优化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核心竞争力,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两型社会”的前提和保障。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的硬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的软环境。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环境友好、高效可靠的要求,着力构建基础支撑体系。加快建设以武广、沪昆高铁、“3+5”城市群城际铁路为重点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车站、机场、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公交、地铁等城市交通与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无缝对接。加快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内河航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升水利设施保障能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路网,五年内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