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强力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二十一)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
年度目标:重点改革取得新成效。
主要措施: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开展黄山区、歙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加大财政管理创新力度,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抓好财源培植、税收征管,提高收入质量、增加可用财力,财政收入增长16%。同时,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法经费保障和公务消费、公务接待等制度改革,集中更多的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二十二)积极拓展区域合作和外向发展空间
年度目标:对外开放度得到新提高。
主要措施:扩大区域合作,积极联动周边,推进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规划编制和政策争取;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和杭州都市圈,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上取得新进展。全力对接世博会,办好“安徽周·黄山日”活动,做好旅游、招商及名优特产品展示推介和“网上世博会”宣传工作。积极组团参加徽商大会、中博会、厦门投洽会等知名展会。加强对外友好交往,做好外事侨务和台湾事务工作。确保黄山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通定期国际航班。
(二十三)增强县域发展动力和活力,壮大综合经济实力
年度目标: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
主要措施:进一步突出县域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县域、镇(乡)域经济考核体系导向作用,落实全面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各项政策,推进11个省级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强化市直部门服务、指导和协调职责,全力争取省里在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用地指标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在发展速度上,试点镇高于县域、县域高于全市。鼓励全民创业,优化发展环境,培植更多更强的市场主体,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市民化的体制机制,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以城乡结合部和景区景点周边农村为重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九、不断改善民计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十四)积极做好民生工作
年度目标:全面完成省、市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主要措施: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构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建设平安和谐优秀区实施意见。加大力度、创新方式,实施好35项省、市民生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6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00人,农民工技能培训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非公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3万、32万、10.7万、8万和5.5万人,做好工伤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水平。建立五保供养水平自然增长机制,推进光荣院和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继续实施精神病患者防治项目,完善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150元,参合率保持在94%以上。加大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改善城乡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加强蔬菜副食品流通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新建“菜篮子”基地4000亩,提高蔬菜自给率,保持价格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完成第一轮11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实施好产业化扶贫和“雨露计划”,力争7000人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