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全市帮扶工作网络化建设,积极构建以市工会帮扶中心为枢纽,旗县区帮扶中心为骨干,街道社区、苏木镇、工业园区及企业帮扶站(点)为基础的全市三级帮扶工作体系,依据分级负责、分片管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原则,不断扩大困难职工和农牧民工帮扶覆盖面。要建立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并协调解决帮扶工作中的问题。各级政府要把帮扶资金列入财政支出预算,确保帮扶工作正常进行。要支持工会打造好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送温暖工程、金秋助学等工作平台,通过创办爱心超市、爱心医院、爱心药店、爱心学校,以及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就业和创业实训基地、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等帮扶平台,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医疗、就业、子女上学、住房等多元化的帮扶和服务。要协同工会落实两个合同制度,实现源头维权、关口前移。开展“共同约定行动”和“农牧民工援助行动”,保障和维护好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提升水平,切实加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向,按照帮扶组织体系化、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要求,支持工会努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帮扶工作水平。
㈠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环境。
各级政府要支持帮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会经费收入较低的地区,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保障人员、资金和场地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帮扶中心规范化工作水平。
㈡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帮扶工作责任制,加强与工会帮扶中心沟通联系、协调配合,建立困难职工来访案件的转办、协办、督办等工作制度,提供政策、信息、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工作支持。要帮助各级帮扶中心进一步完善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和跟踪调查,做到情况明确、帮扶及时。要把工会帮扶工作与政府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相衔接,与政府主导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相配合,要实现市及旗县区帮扶中心与政府劳动部门的就业信息联网,共享信息资源,免费发布就业信息,积极提供就业岗位,使帮扶工作与市场经济及困难职工的需求相适应,形成帮扶维权合力,促进职工队伍与社会和谐稳定。
㈢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帮扶工作质量。
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帮扶工作队伍是做好新时期工会帮扶工作的保证。要支持工会利用多种渠道完善帮扶组织体系,建立一支职业化、社会化的帮扶工作队伍。要把工会帮扶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纳入政府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帮扶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选树和大力表彰为职工群众热心服务的模范帮扶工作人员,宣传他们为国分忧、为社会尽责、为困难职工奉献爱心的先进事迹,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形成全社会关爱困难职工和关心帮扶工作人员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