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全市基本形成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应急救援队伍,目前我市有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人员400余人;农业植保基层防治组织276个;抗旱服务专职队伍11支345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27支790人,义务消防队163支3285人。为有效应对和处置森林火灾,各区、市、县应急队伍在防火期内集中食宿,24小时随时待命,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能够迅速集结,立即扑救。3月初,根据旱情我市提前启动人工增雨抗旱作业队伍的组建和培训工作,共组建和培训了作业民兵300余人次,3月14日全体作业民兵全面进入作业阵地,备战增雨,为全市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救援保障。
3.加强监测预警建设。一是加强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工作。2010年3月5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值守应急及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筑府办发〔2010〕32号),要求各区、市、县及市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灾情的预警、预报和监测工作,随时处理报告旱情和森林火灾信息。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实行灾情日报告,各区、市、县和市相关单位明确1~2个联络员负责灾情信息报告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市政府应急办认真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的职能,按照省、市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及时组织各区、市、县政府及市相关部门对灾情信息和数据进行会商审核,由市民政局具体负责全市旱情的统计核查工作。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期间,市政府应急办共编发应急信息20期,为各级领导掌握了解灾情,科学判断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形势提供了决策依据。二是强化气象监测。2010年1月,我市建成了具有9个固定监测点的“贵阳市墒情(旱情)自动监测系统”,为短期旱情趋势预测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我市有地面气象观测系统七要素7套,五要素2套,四要素2套,两要素94套,土壤墒情监测点11个,天气预报信息接收处理平台、手机信息发布平台、TWR-01型小雷达监测系统各8个(套),预报预警电子显示屏168块,超短波甚高频电台70台。市气象部门共发布干旱橙色预警信号26次,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信号37次,编发《干旱专题报告》11期、《森林防火专题气象信息》57期、《干旱天气监测日报》79期、《气象快讯》10期。全市在重点林区和主要路口设立森林防火检查卡点647个,聘请护林员1488人;通过林区内瞭望台实施24小时全方位监控;通过卫星热点监测,密切关注卫星热点,2010年春季防火期间,我市共接收卫星监测热点27个,为全市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