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扎实做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各金融机构要认真总结2009年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工作试点经验,重点做好创新产品的推广工作。积极创新担保抵押方式,探索建立聚集财政、企业、个人闲散资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大力推广林权抵押贷款、仓储抵押贷款等符合我市经济发展实际的信贷产品。改进和完善服务方式,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绿色通道,推行手机银行、农民工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步伐。
四、切实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
(十三)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对有信用、有市场、有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针对企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对资金的不同需求,设计适合实际需要的金融产品,积极探索和改革信贷管理模式,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制度,以及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授信、信贷营销、风险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科学合理地设定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对符合条件的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中小企业,中小金融机构应与国有大型银行差异化竞争,合理确定贷款的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
(十四)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制度。各金融机构要按照《河南省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要求,将贷款对象扩大到失业人员、转业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回乡创业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等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人员。同时,要简化贷款手续,逐步取消反担保。建立区别于其他商业性贷款的小额担保贷款考核制度,完善贷款发放正向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用社区在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中的作用,利用信用社区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范围。
(十五)切实加大对大学生就学就业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通过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扩大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认真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提高大学生“村官”取得创业项目贷款的成功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带领农民致富的作用。
五、围绕“六大载体”开展信贷工作,鼓励发展消费信贷
(十六)努力推动第三产业金融服务多元化。紧紧围绕我市确立的“大交通、大招商、大商贸、大旅游、大通关、大合作”六大载体,积极开展信贷工作,建立和完善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等制度,加快开发面向第三产业的多元化、多层次信贷产品,逐步将收费权质押贷款范围扩大到城市供水、供热、公交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具有一定还贷能力的水利开发项目和城市环保项目,逐步探索开办以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的贷款业务,促进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支持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业贷款利率差别化定价机制,推动餐饮、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培育信息服务、环保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促进产业关联度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带动效应强的消费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对服务外包企业办理外汇收支提供便利,大力支持服务企业对外承揽服务外包业务。切实落实有关房地产业政策措施,加大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