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统计方法:
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按《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计算。
节能目标完成率:根据考核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值以及完成值,计算完成率。
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率:根据考核年度污染物减排目标值以及完成值,计算完成率。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指市区城镇建设用地与市区城镇常住人口之比。评分采取对指标现状值与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之间的差量进行逆向排序打分。
3、责任部门:市建设局考核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市规划局会同国土局考核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市经贸局考核节能目标完成率;市环保局考核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率。
(九)基本社会保障指数(4分)
1、指数构成:该指数由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1分)、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率(1分)、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率(0.8分)、生育保险基金征缴率(0.6分)、工伤保险基金征缴率(0.6分)组成,按市区统计口径。侧重反映城市居民享受基本社会保障的程度。
2、统计方法:
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养老保险金征缴人数占应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内人员的比率。
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率:医疗保险金征缴人数占应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内人员的比率。
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率:失业保险金征缴人数占应该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内人员的比率。
生育保险基金征缴率:生育保险金征缴人数占应该纳入生育保险范围内人员的比率。
工伤保险基金征缴率:工伤保险金征缴人数占应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内人员的比率。
3、责任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考核。
(十)治安维稳指数(4分)
1、指数构成:该指数由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2分)、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站)覆盖率(2分)组成,按市区统计口径,侧重反映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状况。
2、统计方法:
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指市区考核年度内发生刑事案件数与市区常住人口(万人)之比。
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站)覆盖率:设立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街镇占市区全部街镇的比例;设立村居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的社区占市区全部社区的比例。
3、责任部门:市公安局考核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会同市综治办、市信访局考核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站)覆盖率。
附件2:
组织保障考核指标解释及评分办法
考核指标一:创建工作组织领导(2分)
(一)考核标准:1、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党委、政府把宜居城乡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0.5分);2、建立创建宜居城乡工作机构并正常运作(0.5分);3、开展创建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的绩效考核工作(1分)。
(二)责任部门:“创宜”领导小组办公室。
考核指标二:创建工作计划和措施(3分)
(一)考核标准:1、制订创建工作计划,工作总体目标和各年度阶段性目标明确(0.5分);2、向社会公布年度民生工程,接受公众监督(0.5分);3、立足本区(县)实际,提出实施民生工程和开展创建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具体措施(0.5分);4、年度重点民生工程得到落实,民生改善成效明显(1.5分)。
(二)责任部门:市发改局。
考核指标三:创建工作经费保障(4分)
(一)考核标准:1、安排资金用于宜居城乡规划、建设(3分);2、安排创建宜居城乡的必要工作经费(1分)。
(二)责任部门:市财政局。
考核指标四:创建工作宣传效果(3分)
(一)考核标准:1、主要新闻媒体设有创建宜居城乡的专题或专栏(0.5分);2、主要公共场所设有宣传创建活动的公益性广告(0.5分);3、社区居委会的宣传栏定期刊登宜居城乡创建内容(1分);4、不定期举办“宜居城乡建设”主题宣传活动(1分)。
(二)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城管局、民政局配合。
考核指标五:创建工作注重城乡规划引导(4分)
(一)考核标准:1、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编制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1分);2、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1分);3、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开发建设区已编和在编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80%以上(1分);4、全面实施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城乡规划委员会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并有效运作(1分)。
(二)责任部门:市财政局负责第1项,市规划局负责第2、3、4项。
考核指标六:创建宜居城镇、宜居村庄成效(4分)
(一)考核标准:1、政府制定推动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建设的工作计划(0.5分);2、明确本区(县)村镇建设年度目标,出台政策、制度、资金保障措施(1分);3、积极开展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建设试点工作(1分);4、按照《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考核指标(2009-2012)》要求,每年推荐一批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名单(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