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序号
| 工作内容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间
|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 1、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 1、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5%以上,参保人数达到56.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 %以上,参保人数达到58万人。
|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2009年
|
|
|
2、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成果,参合率继续保持90%以上。
| 市卫生局
| 2009年
|
|
|
2、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 1、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将在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确保2009年9月新学年开学时我市所有高校开展大学生参保工作。
|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财政局
市教育局
| 2009年9月
|
|
|
2、年底前将高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财政局
市教育局
| 2009年12月
|
|
|
3、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
| 1、对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开展调研,研究制定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实施方案和办法。
| 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监察局、市总工会
| 2009年9月
|
|
|
2、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2009年年底前将未参保的依法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市监察局、市总工会
| 2009年12月
|
|
|
3、统筹解决包括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等在内的其他各类城镇人员医疗保障问题。
| 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监察局、市总工会
| 2009年12月
|
|
|
4、到2010年年底前,基本解决所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
| 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监察局、市总工会
| 2010年12月
|
|
|
4、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 1、落实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政策。
| 市财政局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2009年开始探索开展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试点。
|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2009年
|
|
|
3、2010年在安阳县、林州市、文峰区实施新农合门诊统筹。
| 市卫生局
|
| 2010年
|
|
4、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 4、依托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和新农合范围。
|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局
|
| 2010年
|
|
5、完成或超额完成全省关于提高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和支付比例要求。
|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5、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
| 1、加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加强基金管理,建立风险调剂金制度,研究制定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办法,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 市人事局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编办
| 2009年
|
|
|
2、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药提供方的谈判机制和付费方式改革,合理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和医用材料支付标准,控制成本费用。
| 市卫生局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2009年
|
|
|
3、研究城镇职工、农民工等参保人员医保关系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办法。
|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2009年
|
|
|
4、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并逐步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
|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2009年
|
|
|
6、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 1、继续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资助城市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市民政局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局
| 2009年
|
|
|
2、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家庭人员,在新农合和城镇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难以自付部分再给予救助或补助。
| 市民政局
市卫生局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2009年
|
|
|
推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 1、保证所有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和质量安全
| 根据国家发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2009版)》,切实保证所有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和质量安全。
|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国资委、市工信局
| 2009年
|
|
|
2、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规范的公开招标采购,降低采购价格
| 建立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直接配送基本药物的机制,通过规范的竞争,确定配送企业,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配送成本。
| 市卫生局
市监察局
市发改委
| 2009年
|
|
|
3、确定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
| 1、按照国家制定的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确定包含配送费用在内的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
| 市发改委
市监察局
市卫生局
| 2009年
|
|
|
2、建立健全包括医药价格调查、成本监审、专家论证等内容的决策制度,提高价格决策水平。
| 市发改委
市监察局
市卫生局
| 2009年
|
|
|
4、建立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制度
| 1、三年内政府举办的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控制非目录药品使用。
|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市监察局
|
|
| 2011年
|
2、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收支,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其他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鼓励优先使用并确定使用比例。
|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市监察局
|
|
| 2011年
|
3、全面推进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和使用、零差率销售及相应报销政策的制度体系。
|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市监察局
| 2009年
|
|
|
5、积极探索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 1、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局
| 2009年
|
|
|
在认真总结郑州市药品网上招标采购集中配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我市构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争取年内出台并实施。
| 市发改委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2009年
|
|
|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1、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 1、争取国家基本建设和国债资金,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 市发改委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2009年
|
|
|
2、2009-2011年要完成10个县级医院、30个乡镇卫生院的国债建设项目,2009-2011年要分别建设474、1100和118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 市发改委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3、2011年,每个县(市)的县级医院、中医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水平,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并实行乡村一体化标准化管理,城市社区要有比较完善的卫生服务网络。
| 市发改委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
| 2011年
|
2、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 1、2009年全市选拔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33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21人、专科生11人),定向培养成人高校学生68人(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生33人、专科生22人),充实基层卫生队伍。
| 市卫生局
| 2009年
|
|
|
2、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到城市大医院进修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全科医师409名,全科护士400名,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全科医生的要求。
|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
| 2011年
|
3、为我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引进研究生50名,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培养引进本科生500名、专科生500名,对5000名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 市卫生局
|
|
| 2013年
|
3、建立公立医院支持农村卫生长效工作机制
| 1、市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安钢职工总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分别对口支援一家县级医院、县级中医院、县级妇幼保健院。
| 市卫生局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从市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50名医疗技术骨干,到10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
| 市卫生局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3、设立“全市卫生支农补助资金”。补助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省卫生厅拨款和政府财政支持,按每人每年1.8万元筹集,实行专帐核算。
|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4、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 1、继续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和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和省安排启动实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专项建设规划,逐步改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和条件。
| 市发改委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市人口计生委
| 2009年9月
|
|
|
2、在行政东区要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聚集区。
|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市卫生局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3、各级疾病控制中心、监督中心(所)、采供血机构要达到有独立的办公地点和足够的建筑面积,并将其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 市发改委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5、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 1、制定出台《安阳市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努力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投入补偿政策、基本药物政策和医疗保障政策。
| 市发改委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2009年
|
|
|
2、加强中医基础能力建设,按照《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完成5所县级中医院的建设任务。
| 市卫生局
|
|
| 2011年
|
3、启动市中医院改造工程。
|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 2009年
|
|
|
4、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建设。
| 市卫生局
|
| 2010年
| 2011年
|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 1、抓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
| 1、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公共卫生项目。
|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3、启动实施6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市妇联
市爱卫办
市残联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 2、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 1、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全额安排。
| 市财政局
| 2009年
|
|
|
2、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09年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的政策。
| 市财政局
| 2009年
|
| 2011年
|
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 1、严格核定专业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
| 1、冻结全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现有人员编制。
| 市编办
市人事局
| 2009年9月
|
|
|
2、开展调研,摸清机构规格、人员编制、实有人员、经费管理形式等情况,严格核定人员编制。
| 市编办
市人事局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 2009年
|
|
|
3、对现有人员重新择优聘用,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分流,新增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 市人事局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市 编 办
| 2009年
|
|
|
2、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 在核定人员编制基础上,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管理办法,落实对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政策。
| 市财政局
| 2009年
|
|
|
3、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
| 1、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分级诊断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
| 市卫生局
| 2009年
|
|
|
2、逐步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 市卫生局
| 2009年
|
|
|
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 4、制订和完善区域卫生规划。
| 1、研究制订我市区域卫生规划指导意见。
| 市发改委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