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大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市级以上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10家以上,争取2家企业进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行列。
4.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和充实市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队伍力量;建立县(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
5.增强知识产权维权保护能力,提高执法保护水平和效率,不断完善司法和行政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全市专利、商标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达95%以上。
6.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各级各类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不低于5000人次/年,培养一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7.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代理、质押融资、法律诉讼、研究咨询、评估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行政监督管理。
8.支持建设2-3个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信息的有效利用,完善知识产权转化及交易机制。
三、工作内容
㈠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1.完善政府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协调,逐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经济、贸易、司法等部门协同配合、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
2.建立健全各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重点推进县(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制定县(区)知识产权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评价体系,指导县(区)全面开展知识产权工作。
3.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加强重大项目所涉及技术的知识产权状况分析,为重大项目的选择、确定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确保重大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积极支持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点园区。强化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知识产权管理,发挥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提高园区的知识产权产出能力。
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1.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和社会服务组织管理部门的协调,引导、鼓励和支持组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重点培育专业化、规模化和多功能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并不断强化其服务功能。
2.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知识产权专业数据库,开展对知识产权信息的采集、加工和运用。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我市支柱产业、重点领域,支持建立共享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为企事业单位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为企业研发、决策和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支撑。
3.完善知识产权市场转化交易机制。发挥发明协会、企业家协会等协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市场转化机制,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
4.加快构建完整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平台。根据我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多种融资模式,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着力破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