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评分标准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10分)
1.已成立以分管县(市、区)领导为组长或总指挥、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或指挥部,在年度防治方案中有相关人员名单;(3分)
2.国土资源局中设有地质环境股或有专人负责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乡镇国土资源所中有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人员;(5分)
3.县、乡两级已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2分)
(二)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落实情况(10分)
1.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已列入县(市、区)年度财政支出预算;(4分)
2.每年有稳定的经费投入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包括对隐患点的治理、应急处置和监测,对受威胁群众进行搬迁避让等;(6分)
(三)防灾规划(方案)编制公布情况(8分)
1.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4分)
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于当年3月底前,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4分)
(四)应急预案编制实施情况(19分)
1.县(市、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已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3分)
2.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已组织村(居)委会制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并在村(居)公布;(5分)
3.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已制定《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3分)
4.预案中已包括应急撤离信号、路线和安置场所,对预案中的受威胁群众的撤离路线和安置场所已进行安全性评估;(3分)
5.已按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有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5分)
(五)防灾制度落实情况(8分)
1.有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等规范性文件,已上墙张贴并落实;(4分)
2.有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制度及相关记录。(4分)
(六)宣传培训开展情况(10分)
1.在“地球日”、“土地日”和“防灾减灾日”,有针对群众和中小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有相关讲义、影像资料等;(4分)
2.在汛前、汛中和汛后有分别开展专项地灾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活动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