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我省花卉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突破,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延伸链条、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提高档次等途径,进一步加快花卉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步伐,实现花卉产业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推进花卉产业由总量优势向效益优势转变,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花卉生产、繁育和出口基地,实现花卉大省向花卉强省的跨越式转变。
  (二)发展思路。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的总体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现状,扬长避短、优势突破,优化区域布局;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和资源优势,精选品种、优化苗木、壮大花卉,升级品种结构;坚持引进和研发相结合,升级技术、培育品牌,提高竞争实力;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扩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树立现代花卉产业理念,深度开发、延伸链条、完善配套,拓展产业功能;按照市场配置资源原则,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加大投入,夯实产业基础;通过“五大转变、两大提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最终实现花卉大省向花卉强省转变。
  1.实现五大转变。花卉品种由“低端化、大宗化”向“高端化、特色化”转变;花卉生产方式由“分散化、大田露天化”向“工厂化、园区化、设施化”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由“个体化、小规模化、多业化”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花卉交易手段由“农贸市场型的对手交易”向“大宗花卉拍卖交易、电子交易、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转变,花卉产业由“注重花卉苗木生产环节小产业”向“花卉产前、产中、产后和配套产业健全的现代化大产业”转变。
  2.实现两大提升。实现我省花卉品牌形象由“南北气候过渡带适宜性移栽品种培育区”向“中国传统名花国际化生产中心区和南北气候过渡带观赏苗木生产中心区”的提升,实现我省花卉产业由“区域性小产业”向“全省农村经济重要产业”的提升。
  (三)发展原则。
  1.土地集约利用原则。引导农民、花卉生产企业利用河滩地、山坡地,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花卉生产。平原区企业尽量利用成本较低的菜棚、菜地发展花卉生产,也可以用基质、营养液、多层厂棚进行工厂化规模生产,集约利用土地。
  2.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发展优势产区、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3.集聚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快花卉产业区域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
  4.科技兴花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推进花卉产业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档次,全面提升科技在花卉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
  5.效益优先原则。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大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以名优特色花卉、国内外优新花卉品种生产为主,推行高效栽培模式和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增产增效,持续发展。
  6.引进与创新并重原则。实行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提高花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四)发展目标。
  1.目标定位。根据我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资源特色及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趋势,我省花卉产业发展定位为: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我国传统名花国际化创新、生产销售中心,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进行“南花北移”、品种驯化的高档苗木生产中心、园林绿化产业中心,全国花卉交易物流、信息咨询发布中心。
  2.具体目标。到2020年,将我省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产业体系健全、效益突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花卉生产大省、花卉强省。花卉产业总产值由2008年的54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447亿元,年均增长1 9%。其中,年出口额由2008年的2000万美元提高到2020年的1.8亿美元,年均增长20%;单位面积效益由2008年的3799元/亩提高到2020年的12777元/亩,年均增长11%。
  生产规模适度扩大。全省花卉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141万亩提高到2020年的350万亩,年均增长8%。其中,2012年、2015年分别达到203万亩和264万亩。
  花卉种植结构逐步优化。鲜切花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0.7万亩提高到2020年的34.5万亩,占花卉种植面积比例由2008年的0.5%提高到9.9%。盆栽植物类花卉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6.4万亩提高到2020年的50.9万亩,占花卉种植面积比例由2008年的4.5%提高到14.5%。优势品种观赏苗木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97.8万亩提高到2020年的119.3万亩,占花卉种植面积比例由2008年的69.3%调整到34.1%。食用与药用花卉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28.8万亩提高到2020年的11 7.4万亩,占花卉种植面积比例由2008年的20.4%提高到33.5%。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0.3万亩提高到2020年的11.8万亩,占花卉种植面积比例达到3.4%。草坪、种子用花卉、种苗用花卉、种球用花卉和干燥花的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7.2万亩提高到2020年的16.2万亩,占花卉种植面积的比例保持在4%。
  花卉保护地种植面积快速发展。花卉保护地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3万亩提高到2020年的41.6万亩,年均增长25%。其中,2012年、2015年分别达到8.6万亩和16.7万亩。
  集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推进优势品种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全面形成6个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区和产业集聚区。
  产业支撑体系比较健全。到2020年,全面建成三大支撑体系,即:产品和实用技术研发、引进、推广的功能齐全的科技支撑体系;促进花卉产业发展的行业管理规范、标准、产业政策等政策支撑体系;促进花卉产业发展的物流、人才培养、种子种苗供应、园艺资材、花药、花肥配套的服务支撑体系。
  花卉产业促进就业效果显著。随着龙头企业的不断涌现和整合重组,大中型花卉企业数量由2008年的513个调整到2020年的500个,争取打造8-10家产值过亿元的花卉龙头企业,形成5-8家花卉上市企业。在花卉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花农由2008年的11万户增加到2020年的20万户左右;花卉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由2008年的32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60万人左右。
  五、优化区域布局
  根据我省气候、土壤条件、资源优势以及花卉产业现状,总体规划建设郑州、豫中许昌、豫西洛阳、豫东开封商丘、豫南南阳信阳、豫北濮阳安阳六大花卉生产核心区,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围绕未来我省6纵8横6条区间通道组成的高速公路网络(以下简称686公路路网),逐步营造花卉生态廊道;重点建设30个花卉生产强县,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花卉生产空间布局。
  (一)着力打造花卉产业核心区。核心区是我省花卉产业发展基础好、具有地缘优势和品种优势的地区,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到2020年,核心区计划发展240万亩花卉,占花卉生产总面积的68.6%。
  1.以郑州为中心的高档盆栽、鲜切花、花坛花卉、种苗业和花卉物流核心区。郑州市及周边城市许昌、新乡等市重点发展蝴蝶兰、一品红、仙客来、杜鹃、大花蕙兰、红掌、凤梨等高中档盆栽植物、鲜切花及花坛植物。结合航空物流港的建设,建设河南省花卉物流核心区,发展拍卖、电子商务、大宗商品花卉物流等,把郑州建设成为现代花卉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和价格中心。201 2年形成花卉基地10万亩,2015年发展到15万亩,2020年达到25万亩。布局重点是:郑州市的荥阳市、惠济区、中原区、新郑市,许昌市的许昌县、鄢陵县,新乡市的原阳县等。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