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检查人员不能谎告、瞒告、延告和不告。否则,酿成事故,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6)督促被告知人,按照各级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做到亲自安排,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严密监控,切实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4.重大隐患、危险源建档和跟踪整改制度。
(1)各单位对定期排查和各级安全检查组查出的事故隐患和危险源,要建立管理档案,分清隐患和危险源的性质、级别,并将整改、监控的办法和整改消除时间记录清楚。
(2)对一时难以整改和消除的隐患和危险源,要有切实可行的防范监控措施,并明确责任人。
(3)季节性的隐患和危险源,要根据季节和当时实际情况及时安排责任人,采取具体防范措施。
(4)责任单位领导要对隐患、危险源负责,经常督促检查,督促责任人落实防范措施,直到隐患和危险源消除。
(5)对消除后的隐患和危险源要定期检查,防止出现反弹现象。
(6)建档资料要保存完好,作为资料备查。
5.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1)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例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由局安委会组织。分析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总结上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安排布置下一步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局属各单位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认真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查找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整改措施。
(2)安全形势分析要详实、全面、准确,要切实起到分析形势、查找问题、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的作用。会议要有详细记录,重大问题决议要形成会议纪要。
(3)安全生产例会包括以下内容:本单位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易发生事故的领域或部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源、危险点(段)的监控和治理情况;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其他安全生产工作相关的内容。
(4)会议内容要整理成《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情况》资料,于每月5日前上报局安委会,局安委会汇总后于每月10日前报市安委会。
6.职责不清事项即报制度。
(1)本部门严格以“七定”规定为依据履行职能、职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任务;
(2)随着形势和工作任务变化需要调整和改变职能、职责的,及时上报市机构编制部门进行重新明确;
(3)在履行职能、职责发生矛盾时,要主动与职能出现交叉的市直单位协调协商,以大局为重,摆正利益和矛盾关系,协商一致的,报市机构编制部门备案;
(4)在相互协调时,要以服务于改革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基层群众为指导思想,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能力、提高公务员素质的“两转两提”为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