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着力整治食品相关产品及化妆品。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开展无证查处,严厉打击用回收塑料生产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行为;推动和完善其他材质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食用酒精、洗涤剂、消毒剂等产品的生产许可工作;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化妆品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强对化妆品分装企业的管理。加强对化妆品功效宣称的检验,建立化妆品生产企业分级、动态监管体系。要结合整顿对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规范生产行为,不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的,一律停产整顿。停产一年以上的,按程序办理许可证注销手续。
五是着力整治食品分装企业。进一步规范分装行为,严肃查处不执行索证索票和出厂销售台帐、出厂检验制度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分装无证产品、使用无证包装材料,以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
(三)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围绕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并健全完善各个环节的应急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及时分析可能存在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做到质量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着重完善4项制度,即:系统内加工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各级检验检测机构敏感信息限期报告制度、专家委员会定期分析通报制度、危害食品安全诱发因素的信息收集分析制度。开通群众投诉、举报、咨询质量安全问题的网上通道,从中发现线索,追根溯源,动员社会力量强化监管,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健康安全。
二是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检验检测机构要有侧重的储备人员、技术、设备、标准物质等应急资源,确保有能力及时响应。进一步加强与农业、工商、卫生等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实现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及时控制风险和消除危害,防患于未然。
三是提高应对公众食品质量安全需求的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正确选购和消费安全食品的知识和能力。根据突发事件发展和应急处置情况,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积极与媒体沟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有效引导舆论。
(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围绕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能力,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力争关键资源制约因素得到实质性缓解或根本解决:进一步加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要全部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切实增强质监系统食品监管力量;进一步加强基层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市州局质检机构都要建成合格的P2级微生物实验室,具备对当地量大面广食品的理化和卫生指标全项目检验能力。已经建成了食品P2级微生物实验室的市州局质检机构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快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快建设县级局食品检测检验室;进一步加强省级质检机构的能力提升建设,不断增强科研开发能力。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科研课题,在标准制定、检验监测、溯源与预警、掺假识别、食品相关产品危害性评价等关键技术方面,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优先研究食品中非食品原料检验技术和检验方法,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技术研发水平,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各级检验机构都要加快相关检验方法研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成绩突出的要给予奖励;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县区局领导班子成员、食品监管人员、检验检测技术等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